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2中考物理热点知识测试 13
内容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山东省微山县西平一中 张念华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方框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图1
     
    2.下列实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用凸透镜取火
     
    B.影子的形成
     
    C.镜中花水中月
     
    D.海市蜃楼
     
    3.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图2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5.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6.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7.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3),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图3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河边看到的水中的白云、小鱼都是虚象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太阳光不能被分解为其它色光
     
      9.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10.如图4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
     
    
    图4
     
    A.0.1m
     
    B.0.2m
     
    C.0.3m
     
    D.0.5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对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12.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度时。反射角是________度。
     
    13.阳光下微风轻拂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
     
      1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           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的。
     
    15.红玫瑰只_________红光,因此它是红色的;透过蓝玻璃板看白纸是_________色的。
     
    三、实验探究题16题2分;17题、18题各7分;共16分)
     
    16.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右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17.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5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      的位置,同时还说明      ;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现有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四种器材,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___________.
     
    下表是小聪的实验记录,在第_______次实验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照相机是根据第______次实验成像特点制成的。
     
    

    实验次数
    

    像的情况
    

    正立或倒立
    

    缩小或放大
    

    实像或虚像
    

    1
    

    倒立
    

    缩小
    

    实像
    

    2
    

    倒立
    

    等大
    

    实像
    

    3
    

    倒立
    

    放大
    

    实像
    

    4
    

    正立
    

    放大
    

    虚像
    

     
    

    透 镜
    

    像的性质
    

    A
    

    倒立
    

    放大
    

    实像
    

    B
    

    倒立
    

    缩小
    

    实像
    

    C
    

    正立
    

    放大
    

    虚像
    

     
    (3)若在第3次实验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它们之间的凸透镜往__________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可使光屏上再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填“蜡烛”或“光屏”)
     
    (4)实验需要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多少,如果没有太阳光,怎样利用白炽灯粗略地测量出焦距?说出你的办法.
     
    (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把烛焰放在较远处,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测出物距,然后移动凸透镜,观察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测出像距,并记录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请问他的操作方法正确吗?为什么?
     
    四、综合题19题6分;20题10分;共16分)
     
      19.如图6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图6
     
    请写出你的推断:______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0.“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
     
    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
     
    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
     
    (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条)。
     
    (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你描述现行交通信号灯是如何让色盲的行人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回答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科技创新,传统的红、绿灯逐渐被超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所替代。LED灯具有亮度高、颜色纯、耗电少、寿命长等特点,简述LED灯的广泛使用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与环境带来的影响。(回答一条即可)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