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将相和》教案
内容
    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廉颇知错能改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将相和》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将相和
    一、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等词语的意思。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3、 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二、教学重点、
    1、自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3、体会人物性格品质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廉颇知错能改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要求
    (1)默读课文时标注自己不认识的字,词语。
    (2)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2、认读生字
    3、难字指导:
    “颇”读pō,不读pó;书写“璧”时,注意下面是“玉”,不是“土”书写“辞”时,注意它是左右结构,左边的“舌”略窄稍小,右边的“辛”略宽稍大。
    4、理解词语
    胆怯——胆小。 理屈——理亏。
    无价之宝——指极珍贵的东西。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负荆请罪——表示认错赔礼。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三、走进课文,回答问题。
    四、统领全文,感受人物形象品质。
    1、课文中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2、课文为什么用“将相和”做题目?
    3、“将”“相”各是什么样的人?
    蔺相如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
    五、拓展延伸
    就将相和两人的高尚品质结合学校和本班当前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要养成爱护集体荣誉、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六、作业
    篇二:将相和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学习第一课小故事,感受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过自己的阅读,从我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将相和
    2.课文长吗?觉得难吗?同学们觉得概括主要内容难吗?(新方法:由题目概括出来)
    3.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思考:
    (1)“将”的读音有( )( )。这里应读( ),“将”指的是(泛指高级军官,武将)。
    (2)“相”的读音有( )( )。这里应读( ),“相”指的是(古代特指高级官吏,上卿)。
    (3)“和”的读音有( )( )。这里应读( )。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不和)。
    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1.从题目概括出一句话:本文主要写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出示文中句子了解背景并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3.补充背景资料:
    “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三、理清脉络,概括主要内容
    1.按要求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起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四、学习第一个故事
    1.一篇好文章除了有一个严谨的结构以外,还要有丰满的人物形象,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故事,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1)文中有一个词准确地概括出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勇敢机智)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五、总结方法
    篇三:将相和
    一、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3、深入学习第一个小故事,体会人物形象。
    二、教学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随着要学的这篇课文,走进中国的古代名著,去认识几位中国古代的名人。先一起把课题读一读。(齐读课题)
    (二)检查词语自学
    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的预习是不是到位了。
    出示词语,指生读,正音,齐读。——名师指点:有些词语应该拿出来让学生理解一下,比如“缶”、“瑟”、“上卿”、“上大夫”、“和氏璧”,这些离我们平时的生活比较远,也不常用,所以教师应强调一下。
    (三)、检查课文自学
    师:词语过关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篇课文的题目,结合你的预习,你能不能来谈一谈你对题目的理解。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名师指点:此处时间再少点,不需要再让学生起来讲,就教师引,学生一起答就可以了。现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解决掉。
    (让学生理解: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也就是说课文主要讲了蔺相如和廉颇从不和到和好的过程。)
    (四)、理清课文脉络
    师:那课文围绕蔺相如和廉颇从不和到和好这一件事,讲了几个小故事呢?再给你几分钟时间,打开课文快速地读一读,找一找。(出示要求:读课文,找找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自然段,并给每个小故事加上一个小标题。)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9 17: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