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语文备考:期末试卷22(九上) | ||||||||||||||
内容 |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答题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12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2分) A、崭露头角(zhàn) 岿然不动(guī) 高官厚禄(lù) 颓然(tuí) B、辨伪去妄(wàn) 根深蒂固(dì) 诓骗(kuāng) 生性恶劣(lüè) C、流逝(shì) 袖手旁观(xiù) 偃旗息鼓(yàn) 宠辱偕忘(jié) D、装潢(huáng) 揆情度理(duó) 痉挛(jìng) 信口雌黄(cí)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与日具增 袖手旁观 根深缔固 辩伪去妄 B、滔滔不决 应运而生 平淡无奇 嗟来之食 C、迎刃而解 投机取巧 人面兽心 不言而喻 D、高官厚禄 相题并论 汗流夹背 脍炙人口 3、依次填入句中方框中的一组词语正确的是 ( )(2分) 社会主义精神建设……以科学的理论□□人,以正确的舆论□□人,以高尚的精神□□人,以优秀的作品□□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A、教育 影响 感染 熏陶 B、武装 引导 塑造 鼓舞 C、充实 疏导 影响 感染 D、哺育 督导 鞭策 陶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他的光辉形象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B、学校采纳并研究了学生会的意见,这是令学生们欢欣鼓舞的事情。 C、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D、如今,那种说大话,不办实事,专搞形式主义,必须坚决禁止。 5、下列各组语句和作者,出处搭配无误的一项是 ( )(2分) A、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袁宏道——《始得西山宴游记》 B、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孟浩然——《观刈麦》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白居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6、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2分) ( )说五四时期的那一代有志青年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曾在黑暗中苦苦求索是艰苦的,( )当代青年则是幸运的,(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找到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 )使我们创造了过去的 十年辉煌,也将使我们在新世纪里继续创造辉煌。 A、尽管 那么 因此 不但 B、如果 所以 既然 不仅 C、如果 那么 因为 不仅 D、尽管 但是 既然 不但 第Ⅱ卷(48分) 二、古诗文默写(10分) 7、心凝形释, 。 8、 ,悠然见南山。 9、气蒸云梦泽, 。 10、 ,化作春泥更护花。 11、 ,下者飘转沉塘坳。 12、长风破浪会有时, 。 13、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4、坐观垂钓者, 。 15、 ,衡阳雁去无留意。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6、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B、不以物喜 ( ) 17、“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 ;(用原文回答) “退”是指 。(用原文回答)(2分) 18、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9、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1分) A、古仁人之心 B、岳阳楼之大观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前人之述备矣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 )(1分) A、古仁人的清高 B、封建士大夫超越现实的思想。 C、作者的忠君爱国思想 D、古仁人和作者的高尚思想和广阔胸襟。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体现本文主旨的一句话,请再写出一句你从课内外读到的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或名句。(2分)(多一句加1分最多加2分) 四、阅读现代文,回答各问题。(共28分) (一)(9分) 智者无言 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 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 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 大自然中有许多蔚为壮观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 有这么两个人应考厨师。甲一开言便说了个天花乱坠,从传统的中国名菜到洋派的西式糕点,从每道菜的用料着色到火候调味,似乎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乙则静候一旁一语不发。待问及他时,他只是说:“给我30分钟的时间,我做一桌菜出来看看便是。” 不用说,“讷于言”的厨师被录取。 机智和美妙的语言有时只不过是一种一瞬的智慧和淋漓的表达,但智慧和表达本身并不证明结果。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认识一个人,不要光听他怎么说,而应当看他怎么去做,因为有的语言叫做“言不由衷”。就像认识一棵树,不需急于去看它春天开的什么花,因为有一种事实叫做“华而不实”。你可以等到秋天,那时候你去看树上的果实,果实是花的语言,也是树的注释。 芸芸众生,那个与你仅有一面之交便一览无余的人,你会觉得他索然无味,因为他说得太多。而那个一直一声不吭以沉默示人的人,你不仅仅对他印象深刻,而且产生了探询他的愿望——因为那沉默带给女性的是典雅矜持,带给男性是深邃练达。你要记住,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索然无味,比如一生一世的爱情。 我小时候妈妈对我说:你看大街上那两个吵嘴的人,声嘶力竭的人往往理屈词穷。因为真理不在他那一边,他想先声夺人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那个沉默者往往一身正气,于是不动声色,因为沉默是强有力的蔑视。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乌鸦和知了无疑是最善叫的,但它们都不是人类的宠物。 火山爆发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力拔山兮的气概,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一奇观不会随时可见,为那一瞬间的壮观,它在地层深处沉寂了千年万年! 有两种方法可以使世界变大:登上山峰远眺,闭上眼睛沉思。它们与语言无关。由此看来,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 智者无言。 22、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开头写了大海、花朵和山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第五段讲述了两个厨师应考的故事,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论证、_______论证。(2分) 25、“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句中的“此理”说的是什么道理?(3分) 答: (二)(10分) 最后一壶水 这是爷爷给我讲的他遇着的一个真实故事。 我爷爷曾在国民党部队里呆过,那一年内战,爷爷所在的排,30来人,艰难地行走在一片杳无人烟的大沙漠中。爷爷是这个排的排长。顶头上司让他们横穿沙漠,将一被捕的共产党员押送至另外一座城市。 他们押送的这位共产党员,是学医的,曾经在外国留过学。国民党在一次扫荡中,接到密报,抓住了他。 爷爷还说,这个共产党员是条硬汉子,在国民党的严刑逼供中,始终紧咬牙关,一声未吭,当然也没有在他的口中捞到任何秘密。气急败坏的国民党,残忍地将他的舌头割了下来,使这位共产党员再也不能从嘴里说出一个字来。爷爷有一副好心肠,每次在沙漠中几十号人喝一壶水时,爷爷首先让这位共产党员喝,然后大家再依次喝一点,润润喉咙。应该明白,人在沙漠中行走,水就是生命。 也不知爷爷他们就这样在沙漠中走了多少天,带的几十壶水也日渐减少,最后,仅剩下一壶了。爷爷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他知道,自己手下几十号人和这位共产党员的生命都系在这壶水上。 强忍着干渴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向前又走了一段路程,终于撑不住了,望着大家干裂的嘴唇,爷爷用脏得不能再脏的大手从行囊中拿出了最后一壶水。 爷爷望着手上的这个与其他水壶不一样的水壶,心颤抖了,这壶水等于是几十条生命啊。 爷爷小心翼翼地打开这个与众不同的水壶,看了看,眼睛潮湿了。爷爷还是像往常一样,将水壶递到这位共产党员面前,让他先喝第一口。 这些日子来,已与爷爷和爷爷的手下人渐渐熟悉的这位共产党员,睁着一双干枯但又有神的眼睛,看看爷爷,又看看爷爷手下的兵。忽然,他的一双大眼睛水壶上的外国文字,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从眼神露了出来。 停顿,短暂的停顿。猛地,这位共产党员接过爷爷手上的水壶,嘴对着水壶的嘴,咕咚,咕咚,咕咚,眨眼之间,一壶水让这位共产党员喝了个底朝天。 惊愕,愤怒的惊愕。在这沙漠地带,水是生命,比金子还珍贵。 就在爷爷的手下对这位共产党员的做法纷纷指责时,只见站着的这位共产党员的双腿软了下来,嘴里吐出肥皂沫状的泡泡,不一会儿,他倒了下去,闭上了双眼。 一脸惊讶的爷爷,发现这位共产党员的嘴角挂着一丝安详的微笑。 爷爷和他手下的人安葬了这位共产党员。 在以后的几天中,爷爷带领手下的几十号人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走出了死亡地带。 一直对共产党员喝水一幕念念不忘的爷爷,拿着那个水壶找到一位懂外文的大夫询问。 大夫接过水壶一看上面的外文,很吃惊地问爷爷,用这壶装过什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爷爷说装过水喝。大夫直摇头,连声说,不可能,不可能。大夫还说,壶上面写着外国一种剧毒药的名称,显然是装过毒药的,如果喝用这壶装过的水,人畜只要喝一小口,也会没命的。 爷爷听到这儿,彻底明白了那位共产党员为什么要抢着把一壶水喝完。压在心头的疑惑是解开了,但心头却又像压了什么东西似的沉重起来。 后来,爷爷率领他的几十号手下,起义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队伍。 再后来,爷爷也加入了共产党。 26、文中画线短语“脏得不能再脏的大手”,表明了当时人们处在怎样的恶劣环境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中画线处“停顿,短暂停顿”,作者为什么在此作这样的强调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文中处填入的短语应是( )(1分) A. 看了看 B. 望了望 C. 盯住了 D. 看过了 (2)请你说说选择这个短语的理由。(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面对最后一壶水,文中那位共产党员从眼神流露出“恐惧”,也有过“短暂的停顿”,为什么牺牲后嘴角却挂着“安详的微笑”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当爷爷明白那位共产党员为什么那样做后,“心头却又像压了什么东西似的沉重起来”,结合最后两段,请你说说爷爷在思考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9分) (1)植物的花香有着许多作用。 (2)植物的花有香味是为了传宗接代。植物花朵为了引诱昆虫前来授粉,不仅呈现各种艳丽夺目的色彩,还会散发各种迷人的花香。于是引来蜂蝶竞相采蜜,正所谓“蜂争粉蕊蝶分香”。结果,花粉黏附在昆虫的身上,随着昆虫的飞行迁移而四处落户安家了。 (3)香花内部有一个专门制造香味的“工厂”——油细胞,这个“工厂”里的产品就是令人心醉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除了散发香味,吸引昆虫传粉外,它的蒸气还可以减少花瓣中水分的蒸发,形成一层“保护衣”,使植物免受白天的强烈日晒和夜晚的寒气侵袭。 (4)植物的花的香味除了有益于自身的生长繁衍,大多数还有益于人类。香气能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从而促进人体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由于大脑供氧充足,因此能使人保持较长时间旺盛的精力。此外,香味信息能够深刻地留在人的记忆中,刺激嗅觉,使人的记忆增强。 (5)利用花香来保健和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圣华佗,曾用丁香等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悬挂在室内,用以防治肺结核、吐泻等疾病。古代民间把金银花放入枕内,用来去头痛,降血压,同时还有消炎止咳的作用。 (6)不同的花香,能引起人们的不同感受。如桂花的香味使人疲劳顿消;菊花的香味使人思维清晰。不过,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如百合、兰花的浓香,会引起眩晕和瞬时的迟钝。 31、给加点字注音。(2分) 繁衍 瞬 时 32、本文的说明内容是 。(1分) 33、第(4)段说花香“有益于人类”是从哪两个方面说的 (每方面六个字以内)(2分) 答:①:□□□□□□ ②:□□□□□□ 34、第(4)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1分) 35、植物的花香“大多数还有益于人类”中的“大多数”为什么不能删掉 (1分) 答: 36、第(5)段中列举了两个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 。(2分) 第Ⅲ卷 37、写作(60分) 人是需要交流的:高兴时,你愿意与别人分享;痛苦时,你渴望向人倾诉;被人误解时,你急于与人沟通;有了疑问,你设法向人求教……请以“一吐为快”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问题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相关的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修改时不得使用涂改液、胶条等用具。 【试题答案】 第I卷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D 2. C 3. B 4. A 5. D 6. C 第II卷 二、古诗文默写 略。 三、文言文阅读 16. A. 探求 B. 因为 17.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18. (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唉,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19. A 20. D 21. 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四、阅读现代文,回答各问题。 (一) 22. 大自然中有许多蔚为壮观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亦如此(意思相近,表述清楚得分。) 23. 共同特点是:它们的生命往往是平静、无声、缄默的。 作用是:告诉人们要像这些生命一样,使自己的生命真实而深刻。 24. 事实、对比 25. 人的强大不是靠语言的描绘,而是靠一种真实和思考,雄辩是银,沉默是金,智者无言。(意思相近,表述清楚即得分。) (二) 26. (要点)在大沙漠中,极度缺水。 27. (要点)强调时间的短暂,表明那位共产党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选择。 28. (要点)(1)C (2)因为他学过医,懂外文,知道水壶上外文的意思,他内心的震惊是通过“盯”这一眼神表现出来的。 29. (要点)自己喝下这壶水,保全了其他人的生命,死的欣慰,死的坦然。 30. (要点)爷爷对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思考着今后自己的路该如何走。 (三) 31. yǎn shùn 32. 植物的花香有着许多作用 33. 精力或保持精力或使人保持精力 记忆或增强记忆或使人记忆增强 34. 过渡或承上启下 35. “大多数”表示范围,如删去则变为“全部有益……”,与事实不符,或因为有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 36. 利用花香来保健和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