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语文备考:《苏州园林》同步试题6 | ||||||||||||||
内容 |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请向别人介绍你的居室,要求体现居室的个性特征,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 2.运用你从课文中学到的欣赏中国园林的知识,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 提示:①要注意园林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布置是否自然合理。 ②注意抓住特点来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合理的表达方式。 3.以你现有的知识,向从未听说过或只知其名的人介绍苏州园林,你打算如何介绍?请写一段文字。 二、猜读活动 下面的诗句写的是苏州园林的 景。 (一) 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二) 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 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 提示:(一)假山,(二)“荷叶”或“鱼戏莲叶图” 三、收集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包括从建筑学、介绍园林历史、导游、游客等角度介绍的说明文以及写景、抒情的游记。组织一次以“苏州园林大家谈”为题的读书交流会。 提示:可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上网搜寻。 四、开放性探究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绿地是城市之肺 绿地是城市之肺。科学测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由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的产氧量而得以健康生存。在绿树成荫的城区,空气中的细菌可减少3至6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被绿色植物 、 、 ,灰尘减少10%至27%,城市噪音减弱。清洁、安静的绿色世界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调养和康复,人均寿命可延长2至3岁。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人,在园林化的环境中,中枢神经、呼吸、血流得到调节,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本是交融一体的,绿树是人类生命之源。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举动无异于操利刃戳杀自己的心肺,残害自己的身躯啊!据专家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如增加城市绿化,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 (1)选段的三个空格里,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A.过滤 阻挡 吸收 B.过滤 吸收 阻挡 C.吸收 阻挡 过滤 D.阻挡 过滤 吸收 (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 (3)“据专家估算”中加点词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4)文中画线句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为了说明 。 (5)精读全文,请列举出城市绿地的作用。(至少答出6点) (6)“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是交融在一起的”一句中“交融”一词能否换成“交织”?为什么? 参考答案: (1)D (2)绿地是城市之肺 (3)不好。删去“专家”的,就影响了说明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只要能从说明效果、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角度讲清原因,且言之成理即可) (4)伐树毁绿危害健康,影响工作,以致造成经济损失 (5)①提供氧气 ②减少细菌 ③吸收有害气体 ④减少灰尘 ⑤减弱城市噪音 ⑥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者的调节和康复 ⑦调节中枢神经、呼吸、血流 ⑧增强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 ⑨减少疾病引起的经济损失。(答出其中6点即可) (6)不能。“交融”指组合在一起不可分;“交织”指合在一起是可分的。用“交融”更能体现人的生命与绿树生命的密切关系。 2.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题目。 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亭”,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解释下面短语中加点的词。 ①石笋参差 ②石桥俨然 (2)扬州“个园”得名的原因是 。 (3)下面最能概括个园特点的一句话是 A.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B.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 C.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D.个园四季的景色各具特点。 (4)本文介绍个园,是按 顺序写的,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主要有: 、 、 、 。 (5)从文中可以看出个园的建造所追求的是春之 、夏之 、秋之 、冬之 。(各填一字) (6)本文的结构形式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 (7)说明语言有平实和生动之分。本文多用 的语言来说明。试以“个园春景”一段为例谈谈其语言运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 (1)①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②形容齐整。 (2)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 (3)C (4)空间 步入 绕过 转过 步下 (5)趣 凉 爽 寒 (6)A (7)生动 运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及“生肖”“相映成趣”等词句,具体生动地说明了个园“春景”的妙趣横生,给人以真切感。 提高作业(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作 业 导 航 1.多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2.揣摩重点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掌握文中的一些说明方法 一、基础部分 1.下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 A.轩榭(xuān) 池沼(zhāo) 丘壑(hè) B.嶙峋(xún) 镂空(lòu) 阑干(lán) C.重峦叠嶂(zhànɡ) 摄影(niè) 玲珑(línɡ) D.鉴赏(jiàn) 蔷薇(qiánɡ) 称心(chènɡ) 2.找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 A.因地制宜 布局 映衬 B.自出心裁 阅厉 漫延 C.珠光宝气 欢悦 败笔 D.雕镂 琢磨 别具匠心 阅兵式 填空 3.《苏州园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现代________________,著名________________。 4.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 5.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2)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6~11题。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6.第①句中“着眼在画意”的意思是( ) A.重视图画的意味 B.从图画的意境上考虑 C.观察画面的意趣 D.把眼光放在表现一定的情调上 7.文中的“寂寞”,原意是“孤单冷清”,这里是________________之意。 8.对“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议论,点出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 B.是说明,告诉这样设计的艺术目的 C.是叙述,表明这样设计的艺术感受 D.是描写,体现这样设计的艺术魅力 9.这节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加横线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它的理解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本段文字的正确划分是( ) 二、提高部分 阅读短文,完成12~18题。 云水洞 ①北京周口店西20余里,有一座上方山。②在山影林间,掩映着一簇规模庞大的庙宇——兜率寺。③在这座古刹西南方3千米的山腰上,有一个深邃的洞穴,名曰云水洞。④这是一座规模很大,奇特异常的“地下深洞”,人称“地下宫殿”。⑤云水洞深600余米,由七个厅堂和一个150米长的入洞通道组成。⑥七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呈穹窿状,高的达20余米。⑦从厅顶垂下来的石乳和与此相对的地面石笋,玉肌冰肤,千姿百态,难以名状。⑧有的像十八罗汉,有的像猴子吃桃,有的状物,有的貌人,无不惟妙惟肖,各尽其妙。⑨洞中一厅、三厅各有一泉,曰黑龙、白龙,水清洌,可饮。⑩为什么上方山会形成这样的溶洞呢?○11原来,这是石灰岩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地形。○12据研究认为,在过去地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上方山地区气候湿热,地下潜水在石灰岩的裂隙中缓缓移动,年深日久,流水穿石,造成了云水洞的雏形。○13再加上后来地壳上升,洞体在溶蚀中不断扩大,便形成了今天规模的云水洞。 12.云水洞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⑤句中“600余米”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这一说明方法,意在说明____________。 15.选文⑦~⑨句运用生动的说明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11~○13句介绍了云水洞的什么内容? 17.⑩句“为什么上方山会形成这样的溶洞呢”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说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七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呈穹窿状,高的达20余米。 三、试一试 19.德国诗人海涅是一个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礼的攻击。在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一个岛屿,这个岛上居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说:“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海涅如何回答才能力敌万钧,骂得痛快淋漓? 参考答案: 一、1.B(A. zhǎo;C.shè;D.chèn) 2.B(“厉”应为“历”) 3.叶圣陶 作家 教育家 4.略 5.(1)作比较 (2)举例子 (3)打比方 6.B 7.空旷单调 8.A 9.①句 10.强调游览者面对这种成就所产生的愉快感觉 11.B 二、12.规模很大,奇特异常 13.洞穴深邃 14.列数字 云水洞规模很大 15.云水洞奇特异常 16.云水洞景观的成因。 17.承上启下 18.“均”,都,表毫无例外。“余”,多。这两词说明了大厅之高,用语十分准确。 三、19.只有你和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会弥补这个缺陷。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