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原理笔记第十章 | ||||||||||||
内容 |
朋友们来看看自己对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吧,以下资讯由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而出“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原理笔记第十章”,预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1、教育途径:进行教育活动时,教育者借以传授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渠道。 2、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类所积累的文明成果的一种认识活动 3、课外活动: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基本内容:社会政治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科学技术活动、体育活动、劳动技能学习活动、社会公益活动 4、社会实践: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对学生施加各种影响的教育活动 内容:以德育为目的的活动;以智育为目的的活动;以劳动教育为目标的活动 以劳动教育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勤工俭学活动、自我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生产劳动等 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个人成长的教育效益,及对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教育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是全面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 是影响教育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因素 6、教学的本质是:一种认识活动,是受教育这个体在教育者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人类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的活动。 教学是学生的个体认识;是一种间接的认识。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这个体的全面发展 是学生的个体认识,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是一种以间接认识为主的认识过程 7、教学的任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发展受教育者体力,增强体质,使其健康成长 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 教学的教育性表现在: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8、学校教育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l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核心作用 l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是学校于工、农、商等其他部门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他所占时间最多,工作比重最大,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比其他途径更强,能更充分地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历史上正反2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l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9、课外活动的特点:组织上的自愿性 内容上广泛性 活动上自主性 形式上的多样性 基本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小组活动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群众性课外活动的特点:参与人数多,活动规模大,教育效率高 以个人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外活动具有的特点:活动场所广 活动内容宽泛 开放性强 10、课外活动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抵御不良因素的影响 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11、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 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 坚持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 重视综合效益 加强领导与保障安全 12、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有利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主体性 有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向 13、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 14、中小学的科学技术课外活动的主要有:科技探索活动和技术普及活动 15、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 16、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反映了古代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17、学生收集废电池、防止环境污染是一种社会公益活动 宣传时事政策是社会政治活动 宣传交通法规是社会公益活动 18、课外活动的主人是:学生 19、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都是正规教育活动且方向一致 各具特点,无法互相替代 20、中小学社会实践应重视综合效益,但处于第一位的只能是教育效益 21、夏令营是一种群众性活动 22、原始社会的教育途径:生产实践、政事活动、宗教活动、艺术活动 23、以智育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教学实验,专业实习,科学考察与普及活动,信息咨询服务 24、社会公益劳动是:以德育为目标的活动 以劳动教育为目标的活动 注重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25、家庭教育: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影响(广义) 指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狭义) 26、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 类型:以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以社区为中心,由社区领导机构负责组建社区教育组织统一社区内的各种力量,为社区的统筹发展服务 地位:是学校教育的大环节 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影响学校和家庭教育、学校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7、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的活动 28、教育合力:指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 29、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个体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用:是个体社会化的奠基教育 可以起到调整学校教育的效应 使儿童受到始终如一的道德熏陶 30、家庭教育的特点: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个别性 31、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和谐;方法科学;以身作则;爱严相济;全面关心 32、社区教育作用:协调育人;环境优化;组织协调;监督管理 特点:开放性和群众性;实用性和融合性;多样性和补偿性 33、社区教育的基本要求:方向统一,双向建设 与现实联系,实行全方位教育 灵活多样 34、三教结合的意义:有利于教育的完整衔接 有利于统一教育方向 有利于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 35、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是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三种主要教育形态 36、学校教育产生之前,家庭教育担负着教育年轻一代的主要任务 37、社区教育的实质是:社区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社区化的统一 38、三结合教育合力的基本形式有:互相访问、通讯联系、家长会和家长学校、教育讲座等 39、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社区教育在我国正式确立和广泛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社区教育的核心是育人 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内的所有社会成员 教育的主体形式是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是学校教育是社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 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时间最长,方法灵活,针对性强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家长不能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 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 不能全面关心子女发展 家庭教育的说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推荐: 教师资格证有什么用处 小学教师常用的三种教学方法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之错题的作用 考生经验分享:备考一个月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