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世界防治疟疾日来历
内容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世界防治疟疾日来历,希望大家喜欢!
    世界防治疟疾日来历
    世界疟疾日由世界卫生大会在2007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2008年4月25日为首个世界疟疾日。卫生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决定将每年4月26日作为“全国疟疾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大约40%的人口受虐疾威胁,每年有3.5亿—5亿人感染疟疾,110万人因疟疾死亡。每天有3000儿童因患疟疾而失去生命。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59%的疟疾病例分布在非洲,38%分布在亚洲,3%分布在美洲。我国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数据显示,疟疾年报告病例数由2002年的2.4万增加到2006年的6.4万,去年,全国共报告疟疾病46988例,死亡15例,较2006年下降22.2%。发病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老、少、边、穷地区。
    世界防治疟疾日历届主题
    2008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疟疾--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
    2009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各省因地制宜
    2010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2011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消除疟疾,履行承诺
    2012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继续以“消除疟疾、履行承诺”
    2013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消除疟疾,履行承诺”
    2014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投资未来,击败疟疾”
    疟疾介绍
    疟疾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污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
    病因
    (一)传染源: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
    (三)人群易感性:人对疟疾普遍易感。
    症状
    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
    (一)间日疟:多急起,复发者尤然。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长者一周。随后转为典型发作。分为三期。
    1.发冷期: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liuxue86.com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2.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紫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
    3.出汗期: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
    (二)三日疟:发作与间日疟相似,但为三日发作一次,发作多在早晨,持续4~6小时。脾大贫血较轻,但复发率高,且常有蛋白尿,尤其儿童感染,可形成疟疾肾病。三日疟易混合感染,此刻病情重很难自愈。
    检查
    1.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多次发作后下降,恶性疟尤重;白细胞总数初发时可稍增,后正常或稍低,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常增多,并见吞噬有疟色素颗粒。
    2.疟原虫检查。
    (1)血液涂片(溥片可厚片)染色查疟原虫。
    (2)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3.血清学检查,阳性率可达90%。
    治疗
    (一)基础治疗。
    (二)病原治疗。病原治疗的目的是既要杀灭红内期的疟原虫以控制发作,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防止复发,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
    1.控制发作。
    (1)氯喹,是目前控制发作的首选药。
    (2)其它新药:磷酸咯啶,磷酸咯萘啶。
    2.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
    氯喹。对有抗性者应选用甲氯喹、青蒿素或联合用药。
    3.防止复发和传播。
    磷酸伯氨喹啉(简称伯喹):本品能杀灭红细胞外期原虫及配子体,故可防止复发和传播。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5: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