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一)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产生 现代证券理论的开端: 1952年,哈理.马柯威茨《证券组合选择》 马柯威茨分别用期望收益率和收益率的方差来衡量投资的预期收益水平和不确定性(风险),建立均值方差模型来阐述如何全盘考虑上述两个目标,从而进行决策。 (二)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发展 马柯威茨提供的方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其计算量太大,这严重阻碍了马柯威茨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1963年,马柯威茨的学生威廉.夏普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这一方法通过建立“单因素模型”来实现。在此基础上后来发展出“多因素模型”,多因素模型已被广泛应用在证券组合中普通股之间的投资分配上。 夏普、林特耐和摩辛3人于1964年、1965年和1966年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1976年,理查德.罗尔对这一模型提出了批评,因为该模型永远无法用经验事实来检验。史蒂夫.罗斯突破性地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套利定价理论(apt)。 理查德.罗尔和史蒂夫.罗斯在1984年认为这一理论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检验的。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各科过关技巧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图文解析 2015年各省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入口汇总?
2015下半年证券从业预约式考试时间及流程解析
证券投资基金真题 |
证券投资基金答案 |
证券考试备考辅导 |
证券投资基金练习 |
证券考试题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