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毛中特必考文献要点归纳 | ||||||
内容 |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频道为您独家提供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2、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3、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 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 3、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内容 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四、《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五、《实践论》(1937年)—— 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 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 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六、《矛盾论》(1937年)——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内容: 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