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高考语文古文汇总:六国论 |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 ![]() 六国论 一、文学常识: 选自《嘉祐集·权书》。 苏洵 苏洵,字明允,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 二、主旨: 本文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贿赂秦国,但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批评北宋统治者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政策。 一、通假字: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通“倘”,如果。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无”通“毋”,不要。 二、古今异义: 1. 其实: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古义:其,代词,那。实,副词,实际上。 例: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六国论》 2. 祖父: 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泛指祖辈和父辈。 例: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3. 然后: 今义:连词。 古义:这样以后。 例: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 4. 至于: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以至于”。 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5. 智力: 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义:智谋、力量。 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6. 可以: 今义:表示认可。 古义:可,可以,以,凭借。 例: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 7. 故事: 今义:有叙述或虚构情节的事件。 古义:旧事、前例。 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三、词类活用: 1. 使动用法: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2.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不能独完。 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存在,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持到底。 1.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2. 名词用作状语: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名词用作状语,每天、每月。 5. 名词活用作动词: 义不赂秦。 义,名词活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5.动词活用为名词: 盖失强援。 援,动词活用为名词,援助的力量。 秦以攻取之外。 攻,动词活用为名词,攻战的手段、方法。 四、固定句式: 1. 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例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2. 是故:译为“因此”。例如: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3. 以„„为„„:译为“把„„作为、当作”。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 向使:译为“假使、如果”。例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5. 为„„之所„„: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加“之所”表被动。例如: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斯用兵之效也。 2. 省略句: (诸侯)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暴(于)霜露。 举以(之)予人。 3. 状语后置: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其势弱于秦。 4. 定语后置: 苟以天下之大。 5. 被动句: 六国破灭。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洎牧以谗诛。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1. 非兵不利: 兵,兵器 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亏,亏损,削弱。道,途径,方法,原因,规律。 3.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率,全都,一概。 4. 盖失强援: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5. 秦以攻取之外:以,用、凭。 6. 固不在战矣:固,本来,根本。 7. 思厥先祖父:厥,相当于“其”,代词,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8. 以有尺寸之地:以,才。 9. 子孙视之不甚惜:视,对待,看待。 10. 举以予人:举,全部,都。以,拿。 11. 起视四境:视,看。 12. 而秦兵又至矣:兵,军队。 13.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弥、愈,更加。 14.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 15. 理固宜然:固,本来。宜,应该。然,这样。 16. 以地事秦:以:拿、用。事,侍奉。 17. 犹抱薪救火:薪,柴草。 18. 此言得之: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19. 终继五国迁灭:迁灭,灭亡,迁是改变的意思。 20.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亲近。 21. 始有远略:始,起初,开始。 22. 斯用兵之效也:斯,这。武力,战争。 23. 始速祸焉:始,才。速,招致。 24. 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 25. 洎牧以谗诛:洎,及,等到。 26.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且,况且。革灭,消灭。殆,几乎,差不多。 27. 诚不得已:诚,实在,确实。 28.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理,天数,命运。 29. 或未易量:或,或许。易,轻易。量,估量。 30. 有如此之势:势,形势。 31.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治理。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挟持。 32. 其势弱于秦:势,势力,力量。 33.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势,趋势。 34.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苟,如果。以,凭借。从,跟随。是,这。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