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达标测试 |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名篇名句积累 考纲解读 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大纲要求“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不写错别字”等等。而名家名篇名句的记诵默写能较好的实现大纲诸如此类的要求,而且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它能够检测出学生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同时,这一考点还能检测出考生的归纳、联想、迁移等能力,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一般来说,除根据诗词或课文语句的上句或下句填空默写的形式外,近年来,背诵默写的形式会继续沿着“有理解、能运用、善归纳、融内外、多积累"的方向发展。如把内容、思想相近或相反的名句加以归纳并准确默写的,与语言的迁移运用以及阅读理解相结合而记忆默写的,有的甚至深入到对结构、修辞和表达方式等等的理解检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然后提示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得道"。 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遭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这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选用《〈孟子〉二章》中的名句回答) 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文中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人才在困难中造就。 文中用来警策激励人的名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文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答案: 一、 1、轲 战国 儒家 2、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论语》、《中庸》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道路 仁政 道义 固:巩固 固执,顽固 池:池塘 护城河 国:国防 国都 三、解释加点词: 1、围攻 表转折 2、发语词 3、这 4、泛指武器装备5、委:放弃;去:离开 6、限制 凭借7、震慑 8、少 “畔”同“叛”,意义:背叛。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所以说,管理百姓(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兄弟骨肉) 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回答问题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 “天下顺之”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4、(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