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高考语文会考篇目:始得西山宴游记 |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1 《始得西山宴游记》练习卷(满分100含书写5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基础 (56分) 1《始得西山宴游记》是 的第一篇,作者是 代的 ,是 之一。(4分)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0分) 施.施( ) 更.相( ) 戮.人( ) 岈.然( )垤穴( )( ) 培.塿.( )( ) 榛莽( )( ) 3 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和 (4分) A穷:穷.回溪 穷.山之高而上 B极:南极.潇湘 意有有所极 C蹙:攒蹙.累积 而乡邻之生日蹙 D至:自远而至. 多助之至.E志:不志.其大 故为之文以志 4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增其旧制 B入则无法家拂士 C梦亦同趣 D蝉则千转不穷 5 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 腰白玉之环 B箕踞而遨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6 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夫人之有一能 C岂他人之过哉 D不知日之入 7 下列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4分) A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B觉而起,起而归 C而犹不欲归 D野芳发而幽香 E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2分) A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译句: B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译句: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句: 9 根据要求填空 (16分) A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游西山精神解脱,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语句是 , 。 B 文中点题的句子是 , C 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按要求各举一例。 排比: 比喻: 借代: 夸张: 二 阅读理解 (19分) 10 西山宴游让作者有“始得”之感,作者究竟有哪些获得?请用自己的语言说 明。 (5分) 答: 11 有同学认为本文“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中的“意”与欧阳修所谓的“醉翁 之意”含义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自在悠闲之乐。你同意这一观点 吗?请简述理由。 (6分) 答: 12 本文作者描写的西山之景自有其精妙传神之处,请结合其它写山的古诗文名 句加以比较赏析。必须写出其它古诗文中写山的名句 。(8分) 答: 三 作文 (20分) 写一篇短文,向你的同学介绍一下这份练习卷,并对他们的文言文复习提 出若干建议。不少于100字。 《始得西山宴游记》练习卷答案 一 基础 1略 2略 3 A和B 4 A 5 D 6 C 7 B和D 8略 9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上高山,入深林/斫榛 莽,焚茅茷 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萦青缭白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饪 席之下/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二 阅读理解(仅供参考) 10 从观赏景物方面而言,作者欣赏领略了西山高峻特立;从精神收获而言,作 者为西山高峻特立的形象所慑服,与万物合一,对人生的荣辱得失看得通达起来,因朝廷的罪责的恐惧也一扫而空。 11 本文的“意”是由贬谪引发的惴栗之感,是将忧惧抑郁寄情于山水之中,而 欧氏的“意”则是浑然忘却被贬的痛苦,尽情享受山水之乐,享受与民同乐。 12本文写西山从三个方面写其特立。数州的土地都在衽席之下,由俯视写视野之广,突出西山是永州一带最高的山。写眼底所见,由远视以对比手法写西山的高峻;描写青山白水与天相接,由环视所见强调西山的高耸形象。可参考比较的古诗文有《望岳》、《三峡》等。 三 作文 必须介绍本卷的结构——“基础”、“阅读理解”和“作文”三部分。介绍清楚各部分考查的重点及分值。建议须从本试卷引申而出,即谈试卷对我们目前复习文言文的启示,不可泛泛而谈,所提建议只要抓住试题特点,切合文言文复习的实际即可得分。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