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汉斯·佩沙尔教授是奥地利克拉根福特大学高校研究所的所长,长期从事各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在当前的奥地利高校改革大讨论中,他成为奥地利媒体、政府、学生青睐的专家。其主要著作有《教育经济学与教育政策》等,并发表了大量研究报告。日前,他刚从南非回来,就接受了本报的独家采访。 问:教授先生,近一段时期以来,高校改革成为奥地利的热门话题。不仅学生上街游行,校长也亲自出马。这次高校改革的焦点是什么? 答:这次高校改革涉及招生体制、学费体制和国家的高等教育投入。当然,站在不同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理解。大学生认为,造成奥地利大学学生爆满、教学设施和师资不足的原因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够,因此要求国家增加投入。他们认为,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不这样看。我是研究经合组织成员国高等教育的。从横向比较看,奥地利的高等教育投入处于经合组织的中等水平,大幅提高税率,增加国家投入目前不可能,改革重点应该是招生体制和学费体制。 问:奥地利大学实行的是一种“宽进严出”的体制,只要拿到文科中学的毕业证,就能自由选择大学和专业继续就读。 答:问题就出在这个环节!奥地利的“入学自由”是100多年前形成的。当时,能够从文科中学毕业的学生仅为同龄人的3-4%,毕业生中还有一部分不愿意上大学。政府于是提出,文科中学的毕业生可以自由选择大学和专业继续深造,当时的大学是“精英学校”。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科中学的毕业生已占同龄人的40%,大学早已成为“大众教育”的基地,但我们的招生体制却还是“精英教育”时期的。招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