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45)
内容
    1.为什么要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
    2.什么是事业单位法人?
    3.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参考答案】
    1.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不是哪个部门、更不是哪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换言之,只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然要求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实行相应的改革,以与之相适应。因此,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说到底,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六个需要。
    第一,依法管理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依法治国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务院颁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既是依法管理事业单位的需要,也是健全我国法人登记制度体系的需要。
    第二,“市场准入”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作为市场主体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具有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资格。因此,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核准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使之取得受法律保护的“身份证”,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第三,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需要。一方面,使事业单位在法律上获得作为法人的应有权益,并受到相应的法律规范;另一方面,为改变国家对事业单位统包统揽的作法,打破部门所有和条块分割,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第四,保障事业单位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既是保障事业单位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
    第五,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需要。
    第六,保护国家财产,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在没有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不登记事业单位开办资金的情况下,既不利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保护国有资产。通过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登记事业单位开办资金的具体数额,就将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限定在开办资金的范围之中,从而有效地保护国家财产,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2.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3.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预算管理,加大管理约束力度;加大财务管理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内控措施,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公共基础知识栏目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面试专题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20: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