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中考历史基础知识集锦:近代中国2 |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6、国民革命 a、背景 必要性 列强封建势强盛,单枪匹马难取胜。 可能性 统一战线能建成,有利条件略说明。 ①国 民 党 合作对象国民党,有利革命略说明 真正革命民主派,建立根地有威信。 二次护法④又未成,孙文转变改组兴。 ②共产国际 首倡合作起马林,建议改组劝孙文。 b、国民党“一大”(1924、1) 内 容 二四“一大”穗举行,改组问题共讨论。 ①组织合作 公布宣言⑤定纲领,合作局面喜形成。 个人身份全入党,党内合作同革命。 ②三民主义 与时俱进新三民⑥,反帝侵略民平等。 一般平民有民权,节制资本地平均。 联俄联共助农工,三大政策⑦为核心。 c、纲领异同 国共民革目标明,纲领异同略说明。 ①相似处 两党合作有基础,纲领相似反帝封。 三民主义低纲领,任务相近共抗争。 ②不同处 两党纲领有区别,阶级不同为根本。 人民民主分田地,共产主义要实行。 d、结 果 国共合作统战兴,开展国民大革命⑧。 北伐战争大成功,蒋汪政变惜破裂。 [注释] ③四大阶级: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④二次护法:1921-1922年,孙中山在广州再次举起护法旗帜,准备北伐,后因陈炯明叛变而失败。 ⑤宣言:指1924年《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⑥新三民:指新三民主义。 ⑦三大政策: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⑧大革命:1924-1927年间,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 二、社会经济 1、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a、条件 ①历史因素 民资产生多原因,萌芽明清已产生。 ②外来因素 西方侵华断萌芽,世界市场一部分。 ③市场因素 封建经济渐解体,商品劳力市场兴 ④技术因素 外企刺激传技术,近代工业初引进。 ⑤资本因素 官僚地主与商人,投资工业获利润。 b、概 况 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和孙英德。 广东南海继昌隆,女工缫丝多艰辛。 c、影 响 民族工业初诞生,资产阶级初产生。 ①政治方面 中国民资两面性,压迫束缚要革命。 力量弱小又妥协,社会性质是根本。 ②经济方面 民族工业初诞生,经济结构有变更。 资本主义新工业,产生发展多艰辛。 ③思想方面 维新思想亦产生,阶级要求初反映。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895年-20C初) 民资壮大初登台,阶级基础已奠定。 列强侵华输资本,自然经济进解体。 实业救国挽危机,南张北周④荣氏⑤兴。 清朝政策亦变更,民间设厂财税增。 3、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1912-1919) a、背景 外 因 民资发展有外因,一战列强乱纷纷。 欧美侵华有减省,民族工业夹缝兴。 内因 ①上层 推翻清朝民欢欣,民资政治地位升。 民国经济多举措,奖励发展实业令。 ②中 层 民资兴业办团体①,实业救国②势喜人。 ③下 层 抵制日货③倡国货,反帝爱国民抗争。 b、概况 发展表现 新建厂矿六百多,一亿三千新资本。 纺织面粉发展快,南张北周④荣氏⑤兴。特征 ①体系方面 重工薄弱轻工盛,工业体系不完整。 ②资本方面 外资垄断资本大,民资薄弱难抗衡。 ③地位方面 自然经济占优势,民资发展难兴盛。 c、结果 战后列强又重来,民族工业又凋零。 e、影响 政治方面 民资工业达峰顶,工人壮大罢工频⑥。 ①无产阶级 民革转变党成立,阶级基础已奠定。 ②资产阶级 民族工业新跃进,民资壮大又觉醒。 民主共和兴实业,两大思潮浪袭人。 经济方面 民族工业新发展,经济结构在变更。 轻工产品多出口,世界市场有更新。 文化方面 民资发展反封建,文化领域探索新, 倡导西学新文化,民主科学旗帜明。 [注释] ①团体:指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②“实业救国”: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两大思潮。③抵制日货:1915年中国人民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④南张北周:指张謇和周学熙。⑤荣氏:指荣宗敬、荣德生兄弟。⑥罢工频:1912-1919年中国工人爆发了一百三十多次罢工。 4、国民党统治后期陷入困境(近现代史) 原因&表现 官僚资本急剧膨,恶性通膨为政策。 经济侵略美对华,捐税负担繁又重。 发展历程来纵观,斗争发展夹缝存。 三、科技、思想、文化 1、地主阶级抵抗派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四洲志》、《华事夷言》 《海国图志》魏源著,师夷长技制夷人。 西方史地最详实,探索救国启后人。 2、维新变法(1898年) a、背景 ①政治因素 甲午战后遭瓜分,民族危亡终来临。 民族危机 资产阶级维新派,救亡图存去抗争。 ②经济因素 戊戌变法多原因,民资发展为根本。 民资发展 民资壮大初登台,阶级基础已奠定。 ③发展因素 民资发展两原因,列强侵略双面刃。 自然经济又分解,民族危机达峰顶。 清朝政策亦变更,民间设厂财税增。 ④理论因素 维新思想早产生,代表王韬郑观应。 b、思想宣传 ①著书办学 东西思想巧结合①,著书“孔考”新理论。 封建理论遭冲击,维新思想入人心。 鼓吹变法梁启超,发表文章促维新。 严复出版《天演论》,增强国人救国心。 ②上书办报 “公车上书”反日本③,爱国救亡运动兴。 《中外纪闻》强学会,报馆学会似春笋。 c、影响 性质 民资上层来领导,改革运动最典型。 功绩 ①政治上 逐步改变封建制,君主立宪目标明。 ②经济上 资本主义要发展,与时俱进要肯定。 ③对外上 国难当头图存亡,激发国人爱国心。 ④思想上 倡导西学兴民权,思想启蒙促觉醒。 ? ①东西思想巧结合:指康有为将西方政治学说和东方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 ③反日本:1895年“公车上书”,反对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改革迁都等主张。 4、 新文化运动(1915-1919) 1、背景 经济因素 一战民资新跃进,民资壮大又抗争。 民主政治要实现,思想解放是根本。 思想因素 新式学堂留学兴, 启蒙思想又动进。 西方思想传中华, 民主共和深民心。 政治因素 辛亥失败列强侵,扶植工具战乱兴。 直接因素 封建思想根基深,尊孔复古逆流兴。 宣传儒学图复辟,知识分子①难容忍。 2、概况 a、兴 起 上海创办《新青年》(1st ver.《青年杂志》),抨击尊孔反帝君。 民主科学新口号,运动中心转北京。 “兼容并包” ②招贤能,北京大学聚群英③。 b、前期内容(1915-1917) 三大提倡三反对④,文化运动内容新。 ①提倡民主科学 民主科学两先生,反对封建治病症。 ②提倡新道德 口号“打倒孔家店”,揭批礼教说“狂人” ⑤。 ③提倡新文学 文学革命有两文⑥,形式自由内容新。 c、新 发 展 十月革命⑦传中国,思想宣传有变更。 (1918-1919) 大钊文章⑧说革命,社会主义旗帜明。 3、影响 a、性 质 前期民资反封建,后期马列初飘扬。 b、作用 ①重创儒学 封建思想受重创,人民思想大解放。 积极关心国政务,文化全面大转型。 ②传播西学 自然科学得发展,民主科学初弘扬。 ③宣传马列 社会主义新思想,中国革命新方向。 五四运动初动员,运动功绩永难忘。 局限性 传统文化全否定,西方文化全肯定。 [注释] ①知识分子:指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后来他们中间有些人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②“兼容并包”:新文化运动期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招能纳贤,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③群英:指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 ④三大提倡三反对:指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⑤“狂人”:指鲁迅的《狂人日记》。 ⑥两文:指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⑦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俄历10月),俄国无产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⑧大钊文章:指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福建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物理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化学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历史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历史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生物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生物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地理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地理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历史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物理试题汇总 2013湖北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中考历史试题 相关链接: 《 《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