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4考研政治复习马原精析
内容 ?  唯物论是马原当中乃至整个考研政治的重头戏,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唯物论呢?除学习哲学专业同学之外,大多数同学对唯物论的思维方式并不是适应的,唯物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内容极为抽象,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对整个客观世界的本质所作的最高抽象,因此唯物论是整个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础。理解好什么是 “物质”首当必然。
    一 理解好什么是“物质”
    1.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注释: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了这个范围其对立就变成相对的了。)
    2.对于定义的理解 物质定义中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从世界上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物质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同时,物质也具有“可知”的特性即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
    二 注意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间的区别:
    1.“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2.“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既可以指物质具体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间的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三 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间的区别
    1.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2.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四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间联系:
    1.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2.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对于列宁物质定义注释的理解 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了这个范围其对立就变成相对的了。
    一直以来我们接触的定义几乎都是属加种差的定义方式来完成的,它的公式是: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例如给“人”这个概念下定义,先要找出“人”的属概念如“动物”,然后确定“人”与属概念“动物”之下的其他并列的种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差别,即种差:“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这样,人的定义就可表述为:“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然而列宁并没能采取这样的定义方式来定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因为他找不到比物质更大的“属”概念来把握物质,因此他采取另一种定义方式——关系定义,既然不能直接用大的属概念来限定定义项(物质),那就找与定义项物质相对的一个定义(意识)来把握物质,因此我们说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采用这样的定义方式之后,列宁又给这个定义加了一段注释,即便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列宁想说明的是:只有在讨论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才是世界本源的时候,物质和意识才是绝对对立的,也就是只有先把统一在物质当中意识独立出来,让他们绝对对立,才能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当我们不讨论本源问题的时候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相对的,也就是再把已经对立的物质和意识在合起来,才是符合马克思所主张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五 物质观的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确立划清了四条界限
    1.划清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的界限
    2.划清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
    3.划清辩证法与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
    4.划清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
    小试牛刀:
    1.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物质范畴
    B。自然范畴
    C。主观范畴
    D。客观范畴
    【答案】A
    2.列宁对物质的把握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答案】A
    3.对于物质范畴,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做出了这样的表述:“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对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C。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D。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答案】C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主观实在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不可知性
    【答案】B
    5.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是()
    A。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人类实践活动也是物质的一种形态
    C。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D。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
    【答案】D
    6.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答案】B
    7.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B。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C。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答案】D
    2009年1.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答案】A
    2003年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答案】D
    2008年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答案】D
    2002年16.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答案】ABE
    最后,预祝广大考生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试题汇总? ??2014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汇总?
    热门推荐: ??2014年政治考研大纲变动情况说明通知
    
考研大纲 考研经验 考研真题 考研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录取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18: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