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广西会计证《会计基础》第一章第二节会计核算前提讲义 | ||||||||||
内容 |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者称会计假设 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多选)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1.空间范围(教材中称为主要意义) (1)核算所在主体 (2)主体(企业)与主体所有者、职工个人的活动区分 (3)主体与其他单位经济活动相区分 2.会计主体与法人资格 (1)教材列示的会计主体:P7 企业、公司、政府部门、事业单位 企业内部部门的核算单位、企业集团 (2)两者的不对等 一般来说,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通常都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都要求具有法人资格。(判断) (例1.单选题)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D.当企业与业主有经济往来时,应将企业与业主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处理。 答案:D (例2.单选题)会计主体基本前提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 ) A.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B.以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为标准来确认收入、费用 C.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D.将本企业的经济活动与本企业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答案:D (例3.判断题)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 答案:正确 (例4.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 答案:错误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目的: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会计期间的界定: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是基本的会计期间,采用的历年制。 3.起讫日期确定:均按公历制。 4.提示: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例5.判断题)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 答案:错误 (例6.单选题)会计分期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货币计量 答案:B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1.两层含义:统一+稳定 2.记账本位币(人民币与外币) 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例7.单选题)会计以( )作为统一计量单位。 A.劳动 B.实物 C.货币 D.实物和货币 答案:C (例8.多选题)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 ) A.会计主体 B.资金运动 C.会计分期 D.实物计量 答案:AC 推荐: 2013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1-10章讲义汇总 2013全国会计从业无纸化考试考务通知汇总 2013年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冲刺卷汇总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