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会计证《会计基础》知识点: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内容 |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 (一)应收账款发生和收回的账务处理 “应收账款”科目,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则反映企业预收的账款。 1.应收账款的发生 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包括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从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2.应收账款的收回 企业收回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减少,应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二)应收款项减值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若证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科目---资产类 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1.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的计算 计算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的基本公式如下: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按照相应的方法计算坏账准备期末应有余额-“坏账准备”科目已有的贷方余额(或加上“坏账准备”科目已有借方余额) 2.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3.实际发生坏账时的账务处理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一般来讲,企业的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还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很小(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 (三)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企业应当设置“预付账款”科目,核算预付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直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二、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科目,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余额。 本科目一般应按照债权人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一)应付账款发生的账务处理 (二)偿付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三、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 (一)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具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生产部门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 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 (二)发放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四、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科目,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余额如在借方,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一)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二)应交营业税的账务处理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流转税。 五、借款 企业的借款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一)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二)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期末尚未归还的长期借款。 (1)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应当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数,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则应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2)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记入“财务费用”科目。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的入门课程。要学习会计学科,首先要学习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学员,以后还将继续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一些深层次的会计课程,熟练掌握基础会计的理论、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会计课程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非会计专业的学员,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所在: 会计从业论坛 一、掌握三个基本 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关的概念、理论很多,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对于相关理论不仅要掌握其内容,还有能够灵活运用。 2、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基础会计将教会我们如何对具体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的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与帐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资产计算、负债计算、所有者权益计算、成本计算、利润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等。对于这些核算方法,要求大家熟练掌握。 3、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要求学员认真完成实务操作作业,并多向教师及财会人员请教,对凭证、账簿、报表等增加一些感性认识,做到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独立完成一系列的会计工作。 二、注意三个联系 1、注意各项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在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笔经济业务,许多经济业务之间是有联系的,例如:“业务一 企业购10000元的材料,货款未付。 业务二 用银行存款支付10000元的货款。”会计人员要注意到两笔经济业务之间的连贯关系。 2、注意各账户之间的联系为了更方便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在会计中设置了许多独立的账户,如:原材料账户、现金账户、银行存款账户、应付账款账户等等,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影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数量变化,如:“业务一 企业购10000元的材料,货款未付。”会使物资采购账户增加10000元,应付账款账户增加10000元。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各账户的相互联系,会判断一笔业务的发生会影响哪些账户的增减变化。 3、注意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前面介绍的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资产计算、负债计算、所有者权益计算、成本计算、利润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学习中要注意这种联系,掌握好各种核算方法的使用顺序,如:一定要最后编制报表,因为编制报表要使用前面核算方法得出的数据。 三、处理三个关系 1、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基础会计讲授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在要求大家全面掌握的同时,还要求学员能够从中总结出重点内容,只有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才能高效率地学好这门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会计课程主要教给学员能够独立完成会计实际工作的方法,以注重实践为特点,因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学员能够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3、处理好自学与面授的关系由于面授时间有限,所以要求学员充分利用教材、录像、课件、网上资源等多种媒体进行自学,处理好自学与面授之间的互补关系,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 (一)应收账款发生和收回的账务处理 “应收账款”科目,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则反映企业预收的账款。 1.应收账款的发生 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包括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从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2.应收账款的收回 企业收回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减少,应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二)应收款项减值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若证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科目---资产类 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1.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的计算 计算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的基本公式如下: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按照相应的方法计算坏账准备期末应有余额-“坏账准备”科目已有的贷方余额(或加上“坏账准备”科目已有借方余额) 2.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3.实际发生坏账时的账务处理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一般来讲,企业的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还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很小(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 (三)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企业应当设置“预付账款”科目,核算预付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直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二、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科目,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余额。 本科目一般应按照债权人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一)应付账款发生的账务处理 (二)偿付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三、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 (一)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具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生产部门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 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 (二)发放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四、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科目,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余额如在借方,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一)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二)应交营业税的账务处理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流转税。 五、借款 企业的借款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一)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二)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期末尚未归还的长期借款。 (1)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应当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数,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则应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2)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记入“财务费用”科目。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