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北京会计基础教材复习:利润2 |
内容 |
【例题30,教材例19-16】某公司取得罚款收入60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营业外收入—罚没利得 60000 2、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1)、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相关科目 (2)、期末应将本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即借记“本年利润”,贷记“营业外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例题31,教材例题19-17】某企业未按合同约定时间交货,支付违约金8000元,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8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四、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1.所得税的计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 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的。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1)纳税调整增加额有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经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以及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的项目。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 (2)纳税调整减少额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前五年内未弥补的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 2、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如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影响。 (1)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时: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实际交纳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期末将所得税转入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例题32,教材例19-18】 某企业2009年按税法规定可开支业务招待费80 000元,全年实际开支业务招待费120 000元。当年,按会计核算原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 000 000,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本企业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影响。有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1)计算应交所得税: 纳税调整数=120 000-80 000=40 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2 000 000+40 000=2 040 000(元) 应交所得税费用额=2 040 000×25%=510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51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10 000 (2)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10 000 贷:银行存款 510 000 【例题33】按有关财务制度规定,企业2010年的业务招待费开支应为60 000元,但全年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97 000元。当年,按会计核算原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为1 000 000元,所得税率为25%,假定本企业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要求: (1) 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在试卷上列出计算过程); (2) 编制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答案: 应纳税所得额=1000000+(97000-60000)=1037000元 应交所得税额=1037000×25%= 259250元 借:所得税费用 259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9250 【例题34】企业账面会计利润为350000元,税收滞纳金3000元,业务招待费超支2450元,国债利息收入6000元,其应纳税所得额为( )。 A、361450元 B、338550元 C、350550元 D、349450元 答案:D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350000+3000+2450-6000=349450元 【例题35】某企业2010年1月1日所有者权益构成情况如下:实收资本1500万元,资本公积100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200万元。201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6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及其他因素,该企业2010年12月31日可供分配利润为( )万元。 A.600 B.650 C.800 D.1100 【答案】 B 【解析】 企业可供分配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600×(1-25%)+200=650(万元) 【注意】本年利润的核算及利润分配的核算已在第18章介绍过了,请查阅第18章的内容。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的入门课程。要学习会计学科,首先要学习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学员,以后还将继续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一些深层次的会计课程,熟练掌握基础会计的理论、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会计课程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非会计专业的学员,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所在: 会计从业论坛 一、掌握三个基本 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关的概念、理论很多,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对于相关理论不仅要掌握其内容,还有能够灵活运用。 2、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基础会计将教会我们如何对具体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的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与帐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资产计算、负债计算、所有者权益计算、成本计算、利润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等。对于这些核算方法,要求大家熟练掌握。 3、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要求学员认真完成实务操作作业,并多向教师及财会人员请教,对凭证、账簿、报表等增加一些感性认识,做到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独立完成一系列的会计工作。 二、注意三个联系 1、注意各项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在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笔经济业务,许多经济业务之间是有联系的,例如:“业务一 企业购10000元的材料,货款未付。 业务二 用银行存款支付10000元的货款。”会计人员要注意到两笔经济业务之间的连贯关系。 2、注意各账户之间的联系为了更方便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在会计中设置了许多独立的账户,如:原材料账户、现金账户、银行存款账户、应付账款账户等等,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影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数量变化,如:“业务一 企业购10000元的材料,货款未付。”会使物资采购账户增加10000元,应付账款账户增加10000元。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各账户的相互联系,会判断一笔业务的发生会影响哪些账户的增减变化。 3、注意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前面介绍的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资产计算、负债计算、所有者权益计算、成本计算、利润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学习中要注意这种联系,掌握好各种核算方法的使用顺序,如:一定要最后编制报表,因为编制报表要使用前面核算方法得出的数据。 三、处理三个关系 1、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基础会计讲授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在要求大家全面掌握的同时,还要求学员能够从中总结出重点内容,只有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才能高效率地学好这门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会计课程主要教给学员能够独立完成会计实际工作的方法,以注重实践为特点,因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学员能够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3、处理好自学与面授的关系由于面授时间有限,所以要求学员充分利用教材、录像、课件、网上资源等多种媒体进行自学,处理好自学与面授之间的互补关系,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