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吉林辽源高考历史暑期测验 |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长春模拟)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壖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僭侈,上下无别,而沪为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 ) ①平等思想的传播 ③民主政权的建立 ②通商口岸的开设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D.①②④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2.(2013·无锡模拟)“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康有为的这一号召 ( ) A.推动了近代“断发”的进展 B.已经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C.推动政府全面颁布剪辫易服法令 D.推动中国男子更换近代发型 3.(2013·湖北八校模拟)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购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D.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较大变化 4.(2013·太原模拟)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是 ( ) A.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C.文明的交融与转型 B.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D.对“文明结婚”的抵制 5.(能力挑战题)1882年《申报》载:“沪上刻有人招集股分(份),创为电灯者。其事原系西人主之,而一时出银附股者,合中西人皆踊跃而起。„„溯自来火(煤气灯)兴已及二十年,当日„„西人创行此事,未闻有人乐从而买股者。”这种变化主要说明近代上海 ( ) 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C.现代企业制度臻于完善 B.社会观念的进步 D.民族工业迅猛发展 6.(2013·河北重点高中模拟)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样式,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主要反映出 ( ) A.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 C.“左”倾思想盛行 7.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 ) A.社会巨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国家贫穷落后 D.当时的世界时尚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8.(2013·开封模拟)《东方杂志》1917年第14卷第6号登载《参观济南电灯公司记》一文报道:“济南市面,向推西关及西门大街为最殷盛,自胶济津浦相继通车,西关外之商埠亦日臻发达,马路宽坦,电话电灯之杆线,植立两旁,气象颇觉不寂。”根据材料判断正确的是 ( ) A.济南城市的近代化表现在商埠的兴盛上 B.济南城市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商埠的设立 C.优越的地理环境促进济南城市的近代化 D.近代铁路的修建带动了济南城市的发展 9.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窃闻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驿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西方军事上的优势主要靠的是无线电的便利 B.中国的传递方式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 C.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别 D.在现代信息发展方面,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 10.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 查看全部资料 相关链接: 2013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历史)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政治)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