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哲学辩证唯物论 |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哲学前言细节知识点 1.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3.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 哲学辩证唯物论细节知识点 1.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2.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支配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5. 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6.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受主客观因素制约。客观方面最根本的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主观方面受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和知识构成制约。 7. 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而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8.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方针、路线、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9.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0. 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人不能创造、消灭或改变规律,但人们能认识发现、利用规律,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直至变害为利。 相关链接: 2013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历史)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政治)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