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用法之与 | |||||||||||||||
内容 |
?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蒲松龄《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苏洵《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司马迁《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贾谊《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论语?季氏》)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2014湖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海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 ? ? ??2014高考语文文言实词复习汇总 ? 相关链接:?? 2013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辽宁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广西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