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高考语文每日精练: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 |||||||||||||||
内容 |
?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晓至湖上 [清]厉 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②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③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3.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南柯子·忆旧 [宋]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 【注】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上阕写景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①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 ②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1)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词人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与南渡后客居的悲凉进行对比,突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 1 ① (示例2)主要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悲怆的现实,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思。 2.(瑞安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注】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1)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镇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浪的威势。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恶风”“黄流”预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黜之后的愤懑之情;“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情;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2014湖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海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高考语文文言实词复习汇总 ? 相关链接:?? 2013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辽宁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广西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