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4初三语文文言文背诵篇目:愚公移山
内容
    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2、顺畅朗读,断句停顿。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4、理解文意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仞( ) 惩山北之塞( )( ) 出入之迂也( ) 荷担者三夫( ) 始龀( )汝( ) 无穷匮也( ) 一厝雍南( )
    2、翻译。
    (1)何苦而不平?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甚矣,汝之不惠。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写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古今词义: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 何苦而不平。
    4、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解释。
    (1)始一“反”焉( )
    (2)甚矣,汝之不惠( )
    (3)河曲智臾亡以应( )
    (4)一厝朔东( )
    二、文言文阅读。
    (一)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用原文回答问题:
    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智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
    4、“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话很相似,那么,“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5、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6、选出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 )
    A.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B.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
    C.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
    D.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
    7、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而言的。
    8、选文第三段说“帝感其诚”,所谓“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天帝是被什么所感动,因而命夸娥氏的二子搬掉两座山的?
    10、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rèn;chéng;sè;yū;hè;chèn;kuì ;shuò;yōng。
    2、(1)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2)冬夏换季的时候,才往返一次。
    (3)你太不聪明了!
    (4)你的思想太顽固了,顽固到不可改变的程度。
    3、(1)方圆 方向 (2)并 曾经 (3)愁什么 加强反问语气
    4、(1)“反”同“返”,往返。(2)“惠”同“慧”,聪明。(3)“亡”同“无”,没有。(4)“厝”同“措”放置。
    二、文言文阅读。
    (一)1、两座大山挡在家门前,出入绕远。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语言描写
    4、不相同。“其妻”是出于关切,才“献疑”。而且,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
    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6、D
    7、河曲智叟亡以应
    8、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9、天帝是被愚公的诚心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了,因而命大力神搬走了这两座山。
    10、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
    
2014中考各科目复习资料汇总
语文:阅读 诗歌 名句 综合 作文:素材 范文 技巧 中考范文 数学:填空 压轴 模拟 解题
英语:单选 阅读 易错 综合 作文:句型 模板 技巧 热点话题 政治:选择 问答 辨析 提纲
物理:易错 选择 重点 公式 化学:认识 解读 演练 热点难点 历史:问答 考点 材料 基础
生物:选择 提纲 考点 资料
    
地理:基础 提纲 问答 热点材料 2006--2012满分作文汇总

     
    

    
2013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物理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历史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化学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生物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生物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地理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地理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历史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物理试题汇总 2013湖北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0 0: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