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有些考生在谋篇布局时,记叙是“三段”叙:开始如何——经过如何——结果如何;议论则是“三段”论:应该如何——那些人如何——所以如何。如此千篇一律,令人乏味。清代曾国藩说得好:“谋篇布势,是一段最大功夫……布局须有千岩万壑、重峦复嶂之观,不可一览而尽。”高考作文,理应在谋篇上创新求异。具体说来,有这么七种模式可以为你迅速布好考场作文之局: 三、诗句式 这一式对记叙、议论两种文体都适用。它指的是用若干有针对性的诗句或名言,支撑起整篇文章的框架。比如2008年安徽卷满分作文《带着感动出发(忘不了)》,作者选取海峡两岸的华夏儿女作为抒写对象,深切表达了因感念大陆、思恋故土、心怀感动而出发的美好情怀。在“我要回家,越过浅浅的海峡,带着感动出发……”一语的统领下,分写的内容都以诗句发端: A.“听说北方有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才能将他唱响,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 B.“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头一望已雪染白头。” C.“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如此处理,整篇文章扣题紧密、脉络清晰,而且底蕴丰富,容易获得阅卷教师的好评。 【运用指南】 “诗句式”方法更适用于有一定文学积淀的考生。在具体的运用中,所选用的诗句要切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或是要巧妙过渡以使诗句与文意相关联,决不能使二者相割裂。比如上面的例文,在写思恋故土的游子时,引用余光中《乡愁》中的诗句(“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就非常贴切,尽管只是一句诗,已画龙点睛地提升了整篇作文的品位。例子有很多,比如可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思亲主题的文章,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写自信主题的文章,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友情主题的文章,等等。考生可在日常的复习中多做归纳,以备考场之需。也要注意,用得烂熟的诗句尽量少用,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文意陈旧,不易生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