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物理备考:测量物质的密度考点汇总(人教) | |||||
内容 |
[编者按]2013年参加中考的同学已开始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备考阶段,为帮助初三学生更全面,更及时的掌握中考物理知识,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精心为大家汇总了中考物理备考资料,可以供同学和家长们参考。 1.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m3、dm3(L)、cm3(mL)、mm3。 (2)换算关系:1m3=103dm3;1dm3=10cm3;lcm3=103mm3;1L=1dm3;1mL=1mm3。 (3)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 (4)测量体积的方法 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尺寸,求出其体积。 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溢水法”测体积。若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可用“针压法”——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浸没入水中,或“沉锤法”——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 (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要认清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代表多少cm3(毫升)?②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③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凹底凸顶)。 2.密度的测量 (1)原理:ρ=m/V (2)方法:测出物体质量m和物体体积V,然后利用公式ρ=m/V计算得到ρ。 (3)密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 ①测沉于水中固体(如石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石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用细线拴住石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②测量不沉于水的固体(如木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木块、铁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用细线拴住铁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将木块取出,用细线把木块与铁块拴在一起全部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注意:在测固体的密度时,在实验的步骤安排上,都是先测物体的质量再用排液法测体积。如若倒过来,则会造成固体因先沾到液体而使得质量难以准确测量。 ③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步骤: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将烧杯中的盐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液面的刻度V;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用公式ρ=(m1–m2)/V算出密度。 [查看更多请点击此处]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