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语文备考:期末试卷23(九上) | ||||||||||||||
内容 |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正确的写法写在括号内(2分) 浅滋暗长( ) 浮想联篇(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阔绰(chuò) 不屑(xiè) 皲裂(jūn) B. 脱臼(jiù) 狡黠(xiè) 附和(hè) C. 麦秸(jiē) 谩骂(màn) 谄媚(chǎn) D. 呵叱(chì) 渚崖(zhǔ) 穷匮(kuì) 3、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是_______着的曲线;江河溪流,是______着的曲线;大海汪洋,是______着的曲线;高天流云,是______着的曲线。 A. 流动 B. 变幻 C. 翻腾 D. 屹立 4、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过来。(2分) 目前,A《老鼠爱大米》这首在网络上风靡大街小巷的歌曲在志泉中学吃了“闭门羹”。因为担心歌曲低俗,对学生有不良影响,学校禁止在校传唱此类歌曲。B此举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改正:A B 5、古诗文默写(6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 (2)无可奈何花落去, 。 (3) ,长河落日圆。 (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5)李商隐的七律《无题》中,有两句写永远相爱的决心,因其意象生动感人而流传千古,后来转而成为形容奉献者美好品行的佳句。这两句诗是: , 。 6、对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词前的小序,既点明了时间,又表明对弟弟的想念,交代了写作此词的缘由,可以用来当作解读作品的钥匙。 B. 问天、问月的举动,“乘风归去”想法,承接小序中的“大醉”,使作品充满浪漫和豪放,但并非真的醉态胡言。 C.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情绪贯穿全词,表明苏轼对人离而月圆的愤恨、对离别的感伤始终无法释怀。 D. 词作结尾表明作者领悟了人生哲理,化解了离愁别恨,展露出乐观旷达的胸襟,也抚慰了众多未能团圆之人的心。 7、仿照下面的例句,用其他颜色开头写句子。(3分) 例句: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仿句: 色是 的啊!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2题(10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8、《捕蛇者说》选自 ,作者是 。(2分) 9、解释选文中的加点的词。(2分) (1)蹙: (2)犯: (3)弛然: (4)齿: 10、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B. 而乡邻之/生日/蹙 C.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D.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1)君将哀而生之乎? (2)谨食之,时而献焉。 12、这段选文让你了解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9题(14分) 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②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绿,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⑤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更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⑥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1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14、选文第一句提到的“一种自私的念头”,还可以用文中的另一个词语进行更形象、更贴切、更简练的表述,那个词语是 。(2分) 15、第④段开头的“柔绿”和“嫩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2分) 16、划线句子中,“我的计划”指什么?“不得不变更”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用“ ”在选文中画出两处能表现青藤性格的语句。(2分) 18、选文中的青藤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2分) 19、“我”心里把青藤当作了“绿友”,而实际上它成为了“我”的“绿囚”。请思考并回答:怎样对待朋友,才是真够朋友?(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0-27题(16分) 真情与美丽 (1)约翰 布兰查德从长条椅上站起来,整了整军装,看着涌向中央地铁车站的拥挤的人群。他在寻找一个带着玫瑰花的姑娘,一个他深爱着却未谋面的姑娘。 (2)约翰开始注意到这个姑娘是一年零一个月前的事了,故事发生在弗罗里达州的一个图书馆里。当时,约翰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来读,但吸引他的不是书本身,而是书里面夹着的书签上用铅笔所做的评注。娟秀的字迹表明作者是一个爱思考、有见解的人。 (3)在书的前面,他找到了书的前主人的名字——赫利斯 梅雷尔小姐。经过一番周折,啊!找到了梅雷尔小姐在纽约的住址。接着他给梅雷尔小姐写了一封信,介绍了自己并发出相互通信的邀请。就在信发出的第二天,约翰被派到海外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4)在接下来的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约翰和梅雷尔小姐通过书信了解了彼此。每一封信都像是落在肥沃心田上的一粒种子。浪漫的爱情在悄悄的萌发。在信中布兰查德向梅雷尔小姐索要过照片,但梅雷尔小姐拒绝了。她觉得约翰如果真的在乎她,她的相貌如何是无关紧要的。 (5)约翰从欧洲回国的那一天终于来到了,两人约定晚上7点在纽约市的中央车站里面。这将是两人的第一次谋面。 (6)“你会认出我的,” 梅雷尔小姐在信中写道,“我将在衣领上别一朵红色的玫瑰花。”于是那天晚上7点,约翰在中央车站寻找这位素未谋面但却已深爱着的姑娘。 (7)约翰 布兰查德先生是这样叙述与梅雷尔小姐的首次见面的: (8)我看到一个年轻的姑娘朝我走来,她的身材修长而苗条,金色的卷发别在秀气的耳朵后面;她的眼睛像蓝色的花朵一样漂亮;她的嘴唇轻闭,下颌微颔。穿着淡绿色衣裙的她带来了一股春天的气息。我开始朝她走去,完全忽视了她的衣领上并没有别着红色玫瑰花。看见我朝她走去,她的嘴唇露出了浅浅的意味深长的微笑。“跟我来吗,海员?”她低语。我几乎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双脚,又向她走近了一步。然后我看见了“真正”的赫利斯 梅雷尔小姐。她就站在刚才那位姑娘的身后。她大概四十多岁,一头有些灰白的头发扣在一顶旧帽子下。她的身体已经发胖了,脚踝粗粗的,蹬着一双不合适的平跟鞋。那位穿淡绿色衣裙的姑娘很快走开了。我感到自己被劈成了两半,一半强烈地想要追那绿衣姑娘;一半却深深地眷恋眼前这位中年女士,是她的精神一直陪伴着我也支撑着我。 (9)中年女士就站在那里。她那有些苍白,有些发胖的脸看上去是温柔的、善解人意的。她灰色的眼睛闪烁着热情、凝视的光芒。我向她走去,没有犹豫。我手里紧攥着图书馆里那本小小的蓝色皮质封面的旧书。这本书是如此的珍贵,可能甚至比爱情都珍贵,因为它代表着友谊,代表着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感激、并将永远感激的友谊。 (10)尽管在说话的时候仍因为失望而痛苦哽咽,我仍然挺直了胸膛,朝着那为女士敬了个军礼,将书递给她并对她说:“您一定就是梅雷尔小姐吧,我是约翰 布兰查德上尉。我很高兴您能来,能邀请您共进晚餐吗?” (11)女士的脸上漾出了宽容的笑。“孩子,我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她说,“刚才离开的那位绿衣服的姑娘恳求我将这朵玫瑰花别在衣服上。她还告诉我如果你邀请我共进晚餐,我就可以走了,并告诉你她在街对面的那家大餐厅等你。她说,这是某种考验。” (12)梅雷尔小姐的聪明不禁让人理解与佩服。面对并不美丽、并不引人注目的事物,人们做出的反应映射出一个人的真实心灵。赫塞曾经写到:“告诉我你所爱的人是什么样,我便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20、这篇小说的情节可谓“一波三折”,请问画线句子对情节发展有何作用?(2分) 21、第(9)段中的“我向她走去,没有犹豫”,照应的是上一段中的哪一处内容?请用“ ”在原文中标志出来。(2分) 22、约翰为何认为那位中年女士是“真正”的赫利斯·梅雷尔小姐?(2分) 23、请简要评价约翰的为人。(2分) 24、指出结尾段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2分) 25、梅雷尔小姐将玫瑰花别在那位中年女士身上其实是冒了很大风险的,你知道她敢于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吗?(2分) 26、你喜欢文中的这位梅雷尔小姐吗?为什么?(2分) 27、下列题目中,哪一个最适合替换本文原来的题目。( )(2分) A. 忠诚 B. 宽容 C. 聪明 D. 考验 三、写作(40分) 28、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财富是什么?有人说金银珠宝是财富,有人说青春年华是财富,有人说健康体魄是财富,有人说活着本身就是财富。财富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有多少财富?这由你自己来认识来决定。 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考前模拟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浅—潜 篇—翩 2、B 3、DACB 4、a把“大街小巷”删去; b把“强烈的”删去或将“轩然大波”改为“反响” 5、(1)隔江犹唱后庭花 (2)似曾相识燕归来 (3)大漠孤烟直 (4)而轻伯夷之意者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C 7、红色是多美好的啊!它是火热,它是兴奋,它是奔放,它是激情。(排比和暗喻)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 8、《柳河东集》 柳宗元 9、蹙:困窘,窘迫。 犯:冒。 弛然:放心的样子。 齿:年龄。 10、C 11、(1)您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2)小心的喂养它,到时候献上去。 12、“苛政猛于虎”,或“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或“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如“乡邻们‘非死则徙’,为躲避重赋而十室九空”或“赋税沉重,民不聊生。” (二) 13、囚绿和放绿的过程。 14、魔念 15、不能。因为从“柔绿”到“嫩黄”,写出了青藤“渐渐失去青苍的颜色”的过程。如果互换,就与事实不相符了。 16、原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话催我赶速南归。 17、第③段“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第④段中的“它的固执,无亲热”;第⑥段中的“永不屈服于黑暗”。 18、象征了不甘被囚顽强抗争,执著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 19、示例:与朋友交往,不应自私,不能只让朋友为我做事,更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朋友的痛苦之上,而是应当体察朋友之苦,帮朋友排忧解难,支持朋友的个性和选择,因朋友的快乐而快乐。 (三) 20、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1、第(8)段末尾“一半却深深地眷恋眼前这位中年女士,是她的精神一直陪伴着我也支撑着我。” 22、因为那位中年女士的衣服上别着玫瑰花(约定的标志)。 23、约翰虽爱美,但更珍视友谊,更注重精神生活,是一个重诺言的真正的男子汉。 24、议论,画龙点睛(篇末点题、点明主旨) 25、因为她懂得“面对并不美丽、并不引人注目的事物,人们做出的反应映射出一个人的真实心灵。”(也可以引用赫塞的话作答) 26、喜欢,因为她不仅拥有美貌,而且拥有智慧,更注重人的精神品质,是个“爱思考、有见解”的人。 27、D 三、略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