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2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盐 化肥》知识点
内容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知识点
    一、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用途
    氯化钠 食盐 白色粉末,
    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不大
    (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
    (5)制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
    Na+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Cl- 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碳酸钠
    Na2CO3 纯碱(因水溶液呈碱性)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备注 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10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
    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
    3、2Na H CO3 △ Na2CO3+ H2O+ CO2↑ NaHCO3+HCl===NaCl+ H2O+ CO2↑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 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引流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三、盐的化学性质
    1、 盐(可溶)+ 金属1 →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 盐 + 酸 → 新盐 +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 盐 + 盐 → 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注: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e(OH)3↓ Mg(OH)2↓ BaCO3↓ CaCO3↓
    生成气体:H+与CO32- ; NH4+与OH- 生成水:H+与OH-
    ③反应实质:离子结合成H2O:H+与OH-
    ↑:H+与CO32-;NH4+与OH-
    ↓:Ag+与Cl-;CO32- Ba2+ 与CO32-;SO42-
    Ca2+与CO32- ……
    Mg2+与OH-……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特殊离子鉴别:
    H+ 1、指示剂;2、活泼金属;3、金属氧化物;4、碱;5、某些盐:CO32-盐
    OH- 1、指示剂;2、非活泼金属;3、碱;4、某些盐:Fe3+、Cu2+盐
    Cl- 用Ag 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
    SO42- 用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 BaSO4沉淀;或用HCl和BaCl2
    CO32- 用HCl能产生使Ca (OH)2变浑浊的气体
    Fe3+ 用OH-能生成红褐色沉淀
    Cu2+ 用OH-能生成蓝色沉淀
    NH4+ 用OH-能生成NH4OH,不稳定,分解出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Mg2+ 用OH- 能生成白色沉淀
    Ca2+ 用CO32- 能生成白色沉淀
    六、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 (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 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a、常用氮肥:
    含N量 使用注意事项
    NH4HCO3 17.7%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 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4NO3 35% 易爆,结块不可用铁锤砸
    (NH4)2SO4 21.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NH4Cl 26.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CO(NH2)2 46.7%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机物)
    NH3. H2O 加水稀释后施用 不稳定,易放出NH3↑
    NaNO3
    b、NH4+的检验
    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4NO3 + NaOH=NaNO3 +NH3↑+H2O
    c、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钾肥 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 KCl
    常用钾肥 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 呈碱性
    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3)磷肥 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常用磷肥 磷矿粉 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 Ca(H2PO4)2和CaS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重过磷酸钙 Ca(H2PO4)2 如草木灰、熟石灰
    (4)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3
    NH4H2P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NH4) 2HPO4
    3、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2)大气污染:N2O、NH3、H2S、 SO2
    (3)引起水体污染 :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4、合理使用化肥
    (1)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 2、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五、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氮 肥 钾 肥 磷 肥
    看外观 白 色 晶 体 灰白色粉末
    加 水 全 部 溶 于 水 大多数不溶于水
    灼烧 可燃烧,熔化起泡冒烟 不燃烧,跳动、爆裂声
    加Ca(OH)2 放出氨气 不放出氨气
    七、题型讲解:
    1、离子共存:即离子不能结合成H2O、↓、↑
    例: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Cl-、Na+、H+ B.K+、SO42-、Cu2+、N03-
    C.Cl-、K+、SO42-、Na+ D.Ca2+、Cl-、CO32-、Na+
    2、除杂质:(所加物质,能去除杂质成分,不能与原物质反应,也不引进新杂质,最好生成原物质。)
    例:NaOH (Ba(OH) 2) Na 2SO4 (Na2CO3)
    K2SO4 (CuSO4) KNO3 (CuSO4)
    3、区分物质:找物质间的不同点(通常用特殊离子鉴别法)。
    例:NaOH与Ca(OH) 2 H 2SO4与HCl NaCl、HCl与Na2CO3 NaOH与Na2CO3
    找颜色;无颜色的,两两反应找现象。
    例: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
    A.NaOH HCl CuSO4 MgSO4    B.Na2CO3 K2SO4 BaCl2 HCl
    C.KNO3 HCl FeCl3 NaOH     D.KNO3 H2SO4 NaOH BaCl2
    5、制取物质:
    2HCl+ =2NaCl + + ↑ Na2CO3 + = 2NaOH + ↓
    CO2 + = + CaCO3↓ NaOH+ == +H2O
    6、推断题:
    (1)叙述型:找关键词;(2)框图型:找题眼;(3)表格型:两两反应,找现象;
    (4)密码型:找特殊性质;(5)连线型:找反应种类,代入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 尿素+CO2+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 植物油脂:油 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夜盲症 缺VC :坏血症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常量元素(11种) 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 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 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 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 骨质疏松
    (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
    2、钠和钾
    (1)Na+ 存在于细胞外液 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 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20多种) Fe、Zn、Se、I、F等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
    Zn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Se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I(碘) 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F(氟)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 有机物 有机小分子 如:CH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二、有机合成材料
    1、 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 热塑性 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 热固性 如:电木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 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7: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