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语文备考:《孟子》同步试题3 | ||||||||||||||
内容 |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答案: 一、 1、轲 战国 儒家 2、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论语》、《中庸》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道路 仁政 道义 固:巩固 固执,顽固 池:池塘 护城河 国:国防 国都 三、解释加点词: 1、围攻 表转折 2、发语词 3、这 4、泛指武器装备5、委:放弃;去:离开 6、限制 凭借7、震慑 8、少 “畔”同“叛”,意义:背叛。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所以说,管理百姓(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兄弟骨肉) 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回答问题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 “天下顺之”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4、(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