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曾经认为,高考作文题目是划定一个范围。这说法不能说不对,但是容易被误解,似乎越过范围界限就是跑题。其实,很多优秀作文的价值恰恰在于对范围的突破。也曾经说,高考作文题目是面向生活的窗口,这说法也触及到了本质,但因比喻形式的表述,往往给人无非是一种文学想象的印象。 今天,我可以清楚地、负责任地说,高考作文题目的本质是提供给考生一个构思、谋篇、成文的原点——作文题目,是写作的原点。考场作文是对这原点的演绎,是由原点出发向广阔生活的辐射。 是对三则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的思辨,使我清楚地触摸到这一本质。 北京市高考自主命题十年(2002—2011),有三个作文题目很类似,都给了一组谈话材料,都有一个省略号。比较起来有一种特别的意味。三个作文题目,三个省略符号,鲜明地体现出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的文化特征,思辨一下也就具有了特殊的传承价值。套用2006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北京的符号”给出的定义:“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为该城市的符号。”这三个作文题目的三个省略符号也可以称为“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的符号”了。 [2002年北京卷作文第一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几个同学看了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兴致勃勃地聊起规则问题。 同学甲:规则太重要了。运动员不守规则,裁判不公正执法,就不会有精彩的比赛! 同学乙:对!没规则不成。没有校规,没有交通规则,成吗? 同学丙:可有时不守规则的占了便宜,守规则的反倒吃了亏呢。 同学乙:那是另外一回事。 同学丁:不过规则也不是死的,要是不合适,就得改。现在许多“游戏”规则不都修改了吗? … … 请以“规则”(含“规则与……”)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要求“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显然,给的“材料”用于启发考生思路,“要求”则是写作的根据。 ?
高考作文题目 |
高考作文押题 |
高考作文预测 |
高考作文素材 |
高考英语作文 |
高考记叙文 |
高考议论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作文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