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北京中考语文试卷(2003) | ||||||||||||||
内容 |
考生须知 1. 第I卷均为选择题,共7道小题。 2. 考生要按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小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3. 考试结束后,将机读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用铅笔把“机读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共14分。每小题2分) 1. 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是( ) A. 绽放(zhàn) 对称(chèng) 潜滋暗长(qián) B. 斟酌(zhēn) 袭击(xí) 深恶痛疾(wù) C. 模样(mó) 教诲(huì) 不屑置辩(xiāo) D. 提防(tí) 赔偿(shǎng) 人迹罕至(hǎn) 2. 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严历 畸形 意想天开 B. 隐弊 肆虐 张灯节彩 C. 视察 怠慢 众志成城 D. 陡俏 和谐 与时俱进 3. 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 (1)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A. 触(感动) 鼎(大) B. 触(接触) 鼎(古代的一种锅) C. 触(接触) 鼎(大) D. 触(抵) 鼎(正在) 4. 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 )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 )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4)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 ),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 丘墟。 A. 烘托 寂静 进入 摧毁 B. 映衬 平静 进入 毁坏 C. 烘托 平静 扑入 摧毁 D. 映衬 寂静 扑入 毁坏 5. 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 )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 )可以 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 )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 既 又 从而 B. 因为 所以 而且 C. 既 所以 从而 D. 因为 又 而且 6. 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 <1>还有摇荡的水草 <2>游人从桥上望去 <3>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 <4>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 A. <2><3><4><1> B. <3><1><2><4> C. <2><3><1><4> D. <2><4><1><3> 7. 作品都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 <1>《背影》 <2>《孔乙己》 <3>《白杨礼赞》 <4>《故乡》 <5>《荔枝蜜》 <6>《藤野先生》 A. <1><3><6> B. <1><3><5> C. <2><4><5> D. <2><4><6> 二. 默写(共6分) 8. 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孔子回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2分) 9.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2分) 10. 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2分) 三.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11—14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 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通风换气 B. 政通人和 C. 通宵达旦 D. 博古通今 12.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1>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尽水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月是故乡明》,完成15-18题。(12分)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1)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2),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 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 有鸟,每逢望(3)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 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旖旎(yǐnǐ)]柔和美丽。 (2)[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 (3)[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5. 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2分) 16.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 目的两方面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从第5段中摘抄与第6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你写写阅读这篇文章的心得。(可以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评论,也 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或联想。字数在150字以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海洋污染》,完成19-22题。(8分) 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活动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辽阔的海洋拥有巨量的海水,所以,尽管从远古到近代接纳了从陆地流入难以计数的各种物质,海洋却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向海洋排放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据报道,现在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25万吨铜,390万吨锌,30万吨铅和100万吨有机氯农药。以致海洋局部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发生了严重的海洋污染灾害。 海洋污染的现状是:污染源多,污染范围广、程度严重。海洋污染主要包括石油污染、赤潮、毒物污染、塑料垃圾和核污染。目前海洋污染较严重的,就海域来看,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美国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有日本、美国和西欧诸国。我国的渤海、黄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铜、铅的浓度大体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地区超过了规定标准。其中最严重的是渤海,有的鱼群死亡,渔场外迁;有的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海洋污染是怎样破坏海水环境的呢?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体的生产力,进而危害鱼类;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在海域中积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乃至人类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而且石油分解时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危害海洋生物;有机物污染会使海水富营养化,使海藻异常繁殖,赤潮泛滥,破坏生态平衡。 现在,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19.第2段文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近几十年来,海洋局部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发生严重污染灾害进行比较,以此说明海洋污染的严峻现实。(2分) 20. 第3段中,列举“石油污染”等例子,是为了说明海洋污染__________________; 紧接着从海域和国家两个方面举例,是为了说明海洋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1. 第3段中加点的“大体”一词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用一句话概括第4段说明的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3-26题。(10分) 科学家不是“算命先生”,不能“预言”自己的研究结果,但漫无目标地“寻寻觅觅”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大忌。进行科学研究时,为了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应重视最终结果的预测。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把这种预测叫做“毛估”,并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毛估比不估好。 念大学时,卢嘉锡在一次考试中,基本上做出了一道其他同学都不会做的题目,可老师只给了1/4的分数,他感到很委屈。老师耐心地开导他:假如设计一座桥梁,小数点点错一位就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了。今天扣你3/4的分数,就是扣你把小数点点错了地方…… 经过认真的思索,卢嘉锡理解了老师的一片苦心。他认识到,出现小数点点错地方之类的不应有的错误,问题不仅仅在一时的疏忽上,主要是没看出计算结果在数量级上明显的不合理;如果解题时能够认真地对照分析一下题目所给的条件,错误是完全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过来的;出“岔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解题目的目标没个“谱”。 从那以后,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习题,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根据题意提出简单而合理的物理模型,毛估一下答案的大致数量级。这种做法,使他有效地避免了差错。 卢嘉锡曾跟随后来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鲍林教授学习和从事结构化学研究。他注意到,这位导师具有一种独特的化学直观能力;只要给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鲍林教授往往就能大体上想像出这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他常常揣摩导师的治学与研究的思维方法,探究那非凡想像的根基与奥秘。他发现,导师的过人之处在于善于把握事物本质并进行毛估性判断。 这一发现使他进一步认识到毛估比不估好。 运用“毛估”对于正确地把握研究方向、避免走弯路是很有意义的。“毛估”需要非凡的想像力,想像力只能产生于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头脑;“毛估”需要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否则,就不可能正确运用毛估,甚至可能变成“瞎估”。 2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第2-4段是怎样通过举例来证明中心论点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从第5段看,鲍林教授那非凡想像的“根基与奥秘”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从最后一段看,怎样才能正确运用“毛估”?(限30字以内)(3分) 答:□□□□□□□□□□□□□□□□□□□□□□□□□□□□□□ 第III卷(共60分) 考生须知: 1. 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区(县)名、学校名、姓名、报名号、准考证号。 2. 第III卷为作文,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五. 作文(60分) 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在平凡的学习过程中,你一定听到过或看见过许许多多值得大声叫好的人和事、景与物。那么,请说说你最想喝彩的是什么。 当然,如果你对“喝彩”有自己的认识,也请畅所欲言,发表看法。 要求: 1. 以“喝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 思想内容积极向上; 3.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4. 文中不得写出区(县)、学校的名称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北京市2003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卷须知: 1. 保持卷面整洁,认真掌握评分标准。 2. 一律用红钢笔或红圆珠笔批阅,字迹要清楚。 3. 阅卷人员须将各大题得分填入得分栏内,并签名。 4. 复查人员须认真复查,并在复查人栏内签名。 5. 遇有特殊情况,须及时向阅卷领导小组汇报。 第I卷(共14分) 一. 本题共14分,每小题2分。 第II卷(共46分) 二. 本题共6分。 8. 答案: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评分:本题2分。每答对1空,给1分。 9. 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评分:本题2分。每答对1空,给1分。 10. 答案: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评分:本题2分。每答对1空,给1分。 三. 本题共10分。 11. 答案:A 评分:本题2分。 12. 答案:(1)顺(沿) (2)整齐的样子 评分:本题2分。答对(1),给1分;答对(2),给1分。 13. 答案: (1)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 (2)(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3)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评分:本题3分。答对(1),给1分;答对(2),给1分;答对(3),给1分。 14. 答案要点:(1)活动 (2)穿戴 (3)心情 评分:本题3分。每答出1个要点,给1分。照抄原句扣1分。 四. 本题共30分。 (一)(12分) 15. 答案:数星星 看月亮 梦月亮 摸鸭蛋(答出4件事即可) 评分:本题2分。答出2-3个空,给1分;答出1个空,不给分。 16. 答案要点:(1)对比 (2)突出思乡之情 评分:本题3分。答出“对比”,给1分;答出“突出思乡之情”,给1分。语言表达,1分 (有错别字或语病,不给分)。 17. 答案:晴空一轮明月,清光上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评分:本题2分。多抄,或少抄,或有错别字,扣1分。 18. 评分要点:(1)心得内容 (2)语言表达 评分:本题5分。心得内容,3分;语言表达,2分(有错别字,扣1分;有语病,扣1分)。 (二)(8分) 19. 答案:从远古到近代,海洋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评分:本题2分。答出“从远古到近代”,给1分;答出“海洋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给1分。 20. 答案:污染源多 污染范围广、程度严重 评分:本题2分。每答对1空,给1分。 21. 答案要点:因为局部地区超标(意思对即可) 评分:本题2分。 22. 答案:海洋污染破坏海水环境的方式。或:海洋污染是怎样破坏海水环境的。(意思对即可) 评分:本题2分。 (三)(10分) 23. 答案:进行科学研究时,应重视对最终结果的预测(或:毛估比不估好)。 评:本题2分。 24. 答案要点:(1)第2、3段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2)第4段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 或:从“教训”和“经验”两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意思对即可) 评发:本题3分。答出(1),给1分;答出(2),给1分。语言表达,1分(有错别字或语病,不给分)。 25. 答案:善于把握事物本质并进行毛估性判断。 评分:本题2分。答出“把握事物本质”,给1分;答出“进行毛估性判断”,给1分。 26. 答案:要有非凡的想像力,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评分:本题3分。答出“有非凡的想像力”,给1分;答出“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给1分。语言表达,1分(有错别字或语病,不给分)。 第III卷(共60分) 议论文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 (1)评阅作文,按书写、内容、表达三项分别评出分数,三项得分相加,即为作文的实际 得分。 (2)书写、内容、表达三项每档的赋分都留有幅度,是根据学生作文在各条要求上稍有不 足时,从高分向低分作调整用的。 (3)书写项:档内四条要求中,有一条不合要求,另一条稍有不足的,分数向下调整。两 条以上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降档。 (4)内容项:档内三条要求中,一条稍有不足的,分数向下调整。两条以上稍有不足的, 必须降档。凡有一条不合要求的,也必须降档。 (5)表达项:前三档档内四条要求中,一条稍有不足的,分数向下调整。两条以上稍有不 足的,必须降档。凡有一条不合要求的,也必须降档。 (6)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4分。 (7)有草稿但未抄完的,应参考草稿评分,并酌情扣1-5分。 (8)作文中如出现区(县)、学校的名称,从总得分中扣5分。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