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2002) | ||||||||||||||
内容 |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2分,计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赦免(shè) 窘迫(jiǒng) 强词夺理(qiáng) B.供应(gōng) 魁梧(wù) 韦编三绝(wéi) C.讹诈(é) 鞭笞(chì) 并行不悖(bèi) D.谬论(niù) 修葺(qì) 挑拨离间(jiàn) 1.B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妄自菲薄 负隅顽抗 不屑置辨 B.绿草如荫 偃旗息鼓 怨天尤人 C.陈词滥调 混然—体 徇情枉法 D.美轮美奂 大事渲染 再接再厉 2、D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那瀑布的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B.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的袭击,就像一只黑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 C.蓝天下,一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 D.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随如此心惊胆战的搏击。3、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B.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C.“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五个高新区的发展,我省的西安、杨凌两个高新区均在其中。 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4、C (二)默写、填空(10分) 5.默写上句或下句:(3分) (1) _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3)鸡栖于桀,_________________,羊牛下括。(《君子于役》) 5.(3分)(1)渭城朝雨浥轻尘 (2)濯清涟而不妖 (3)日之夕矣 6.按要求默写:(2分) (1)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中,既暗示时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你再写出一个含有哲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分)(1)落花时节又逢君 (2)春江水暖鸭先知。(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等。) 7.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3分)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 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 (3)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7.(3分)(1)鲁达(或:鲁提辖、鲁智深、花和尚) (2)曹操(或:曹操和刘备)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2分)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 8.(2分)我不是矗立的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爬山虎不是攀附权贵的小人,而是奋力向上攀登的君子——为了心仪的蓝天力争上游。 评分意见: 第5题3分,每答对一句得1分。有错,别、加、漏字者该句不得分。 第6题2分,每小题1分。第(2)题填写的诗句只要含有哲理即可。有错、别、加、漏字者该句不得分。 第7题3分,每小题1分。 第8题2分,只要句式相似,内容正确,符合要求即可。 (三)简答(4分) 9.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1)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举出一个能证明这个道理的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一个人要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或: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就会像一只没有装东西的空口一样。不能自立。 (2)例如: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通过考试,当上高能物理研究生。 二、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0—13题。(12分) 有价值短文——北极昆虫的绝技 ①在北吸地区,由于环境严酷,气候恶劣,昆虫的种类要少得多,总共也不过几千种,主要有:苍蝇、蚊子、螨、蠓、蜘蛛等。其中,苍蝇和蚊子的数量很多,占昆虫总数的60%~70%。 ②大的动物和鸟类,可以靠身上的长绒毛抵御严寒,但昆虫却永远只能赤身裸体。那么,它们怎样才能度过北极严酷的冬季呢 实际上,绝大多数昆虫,在一年当中大约有9个月的时间身体都处在冷冻状态,它们存在于土壤、泥巴或沼泽里,和周围物质冻在一起。我们知道冰是一种晶体,但是,如果昆虫的身体结晶的话,就有可能扭断它的脉管从而破坏其肌体。为了防止这一点,北极的昆虫们演化出了一种绝技,就是它们能够自动地将其细胞中的水分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有效地避免结晶。还有北极的牛蝇,是一种极可怕的寄生昆虫,它将卵下在驯鹿的绒毛里,孵化出来之后即钻进驯鹿体内,顺着血管周游全身,长大之后又回到驯鹿的脊梁骨附近,穴没而居,而且开了一个天窗,以便呼吸新鲜空气,直到长成之后钻出驯鹿体外,进行新的一轮繁衍生殖。按理说,小驯鹿细嫩鲜美,又无防御能力,是最好的美食佳肴,但牛蝇却从不攻击它们。因为如果牛蝇在小驯鹿身上产卵繁殖,虽然要容易得多,但却有可能导致驯鹿群的锐减甚至灭种,到那时,牛蝇本身也就难以生存下去了。小小的牛蝇,竟早在人类数十万年之前就懂得如此深奥的道理,不得不引起人类去深思。不仅如此,牛蝇在每群驯鹿中下卵的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它们使受卵驯鹿的头数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也尽量避免在同一头驯鹿身上下卵过多。如果在一群驯鹿的身上下卵过多,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驯鹿群的灭绝。而如果在同一头驯鹿的身上下卵过多,就有可能导致其死亡,或者由于体弱而被天敌吃掉。这样,它们的后代也就会随之同归于尽了。 ③生活在北极的昆虫,还面临着另外一种特殊的困难。毕竟北极地广人稀,连动物也很稀少,昆虫怎样才能找到自己进攻的对象呢 据生物学家研究表明,蚊子身上有一种非常先进的红外线探测器,能在相当远的距离,准确无误地遥感到人和动物身上发射出来的红外线,从而顺藤摸瓜,群起而攻之。而人类所用的红外线控测器,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不仅庞大笨重,而且所显示出的图像还模模糊糊。若与小小的蚊子相比,人类落后了不知有多少个世纪。至于那些蛾子和蝴蝶们,是怎样相距遥遥就能谈情说爱,就更使生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了。 ④在北极的陆地上进行野外工作,最可怕的东西是黑蝇。它们有非常灵敏的嗅觉,老远就能闯到人的气味,便立即成群结队地飞来,“嗡嗡”叫着,轰炸机似的,使人心惊肉跳。因为即使你穿再厚的衣服也没有用,它们那钢针一般的嘴,连脚上的老皮也能叮透,然后深深地扎进你的肉里,吸食你的血液。与此同时,还吐出一种毒液。被叮咬之处,凸起一个大泡,肿胀疼痛,甚至溃烂,那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⑤在北极,昆虫的世界就是这样奇妙。 10.(1)生活在北极的大多数昆虫遇到了哪些困难 (2)它们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北极严寒;昆虫找不到自己进攻的对象(或:昆虫找不到赖以生存的食物)。 (2)它们自动降低细胞中的水分,避免结晶;用红外线探测器或用敏锐的嗅觉来寻找食物来源(或寻找进攻的对象)。 11.(1)第②段中“如此深奥的道理”指的是什么 (2)这一点对人类有什么启示 (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1)牛绳不在小驯鹿身上产卵繁殖,是因为这样做可能导致驯鹿群的锐减甚至灭种,到那时牛绳本身就难以生存下去。 (2)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必须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12.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 请举一个例子说明。(2分)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方法:举例子。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牛绳的例子说明昆虫如何抵御北极的寒冷;举蚊子的例子说明北极昆虫如何寻找进攻的对象等。 13、可以得出一条什么自然规律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者生存。(或: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练就适应变化的绝技,才能生存下去。或:只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就能生存下去。)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4—18题。(24分) 雪山向日葵 ①从雪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晃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②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③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④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 ⑤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⑥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⑦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⑧啊,这是一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 ⑨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⑩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随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雪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 可在阳光下明明睁不开眼。 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 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也许是那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深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 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办一朵朵一片片抖搂着,正轻轻松松地翘着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城引进的特殊品种,被雪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 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 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一些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弧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 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当它们的后脑勺张望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籽真正熟透的日子。 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 雪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背影。 (选自《散文鉴赏词典》,有改动。) 14.“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一句中“秘密”一词指的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雪山向日葵不是围着太阳旋转的。(或: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等等) 15.(1)作者在⑩—段中,对雪山向日葵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猜想,删去这些内容行不行 (2)为什么 (4分 (1)不行。 (2)如果删去这些内容,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雪山向日葵不围着太阳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写了各种猜测,又加以否定,证明不围着太阳旋转是雪山向日葵独有的特性。(或:写这些猜测是作者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排除其他可能,突出雪山向日葵的特性。) 16.认真揣摩,并结合全文,说说作者通过对雪山向日葵的描写颂扬了什么精神 (4分) 作者从雪山向日葵这种特性描写中,颁扬了不盲从,不谄媚,团结向上,始终如一,坚持自我等精神。 17.作者发现了雪山向日葵的特性后,进行了深入地反思和再认识。作者“发现——反思”这一认识的过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6分) 盲目信从和简单的概念化,使远离真实与真理。(或:只有认真观察,深入思考,才能抓住事物真谛,得出独到的见解。) 18.(1)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文章是如何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象征手法。(或:“托物言志”。或:“托物咏怀”。) (2)作者用雪山向日葵不盲从,不谄媚,团结向上,始终如一,坚持自我等精神,象征了具有特立独行、敢于坚持自我精神的人。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课内古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9—22题。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蹄。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潜:___________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去:___________ (3)日出而林霏开 开:___________ (1)潜:隐没;隐藏 (2)去:离开 (3)开:散开;消失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水落而石出者 A.黑质而白章 B.云归而岩穴暝 C.学而不思而罔 D.吾恂恂而起 20.(B) 21.把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1.野花开了,散发着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22.甲乙两段文言文都是写景的名段,却表达了作者不同的心情。(4分) 甲段写了_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心情;乙段写了_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心情。 阴寸连绵,悲(或:悲伤、忧伤等);朝暮四季,乐(或:喜悦、欢乐等) 四、写作(50分) 23.观赏优美的景色,是感受生活;聆听悦耳的音乐,是感受生活;享受浓浓的亲情,是感受生活;拥有纯洁的友谊,是感受生活;追求远大的目标,是感受生活;体验奋斗的苦乐,是感受生活;遭遇痛苦的挫折,是感受生活…… 请围绕“感受生活”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无论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均不受限制。(50分) 要求:①围绕话题,立意自定。 ②题目自拟。 ③文体自选。 ④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 ⑤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3.(50分) 评分意见:第23题50分。考虑到初中学生实际水平,不以文学作品衡量标准。 一类卷:45-50分,基准分47分。主旨突出,切合题意,结构严谨,文情并茂。 注意: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即可评分一类卷。 A.感情真挚 B.立意新颖 C.构思巧妙 D.语言富有个性 二类卷:39-44分,基准分40分,主旨明确,符合题意,结构完整,较有文采。 三类卷:30-38分,基准分40分。主旨较明确,能扣题意,结构较完整,表达清楚。 四类卷:29分以下,基准分20分。主旨不明确,扣题不紧,结构不完整,表达不完整。 说明:(1)满分作文的比便应占全部作文的3%左右。 (2)按基准分上下浮动。 (3)字迹美观、卷面整洁的作文在相应等次的基准分上加1-3分。 (4)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每3分扣1分,最多扣3分。同一个错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5)不足600字的文章,每少50字扣1分;不足16行的诗歌,每少一行扣1分。但对于写得特别优秀的作文可不考虑字数。 B卷选择题答案: 1. D 2. B 3. A 4. D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