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推荐]大班奇妙的水科学教案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栏目精选:“大班科学教案”,欢迎阅读。 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教案逐渐与教师授课密不可分。"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想知道怎么提升自己编写教案的能力吗?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大班奇妙的水科学教案"这样的内容,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大班奇妙的水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知道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调出多种色彩。 2.通过看图形推理颜色的方式,大胆尝试探索涂色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色彩的组成。 3.感受三原色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激发幼儿对色彩认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一份,调色盘人手一份,颜料若干(红、黄、蓝),城堡图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你们知道吗?红黄蓝三种颜色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三原色)评析:导入比较自然,提问比较自然轻松,孩子没有压力。 (二)出示彩色城堡图,如果想进城堡必须打开城门。 今天,三个颜色宝宝想要去彩色城玩,可是,想要进去,必须要打开城门才行,怎么才能打开城门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彩色城的主人是怎么说的:欢迎你们来彩色城,如果要打开这扇门,必须要6种颜色填满锁上的6个扇形才行。红娃娃说:我有红颜色我先来,来看我的,我有黄颜色,还有我,我有蓝颜色。 2、教师提问: (1)现在有几种颜色啦?(3种) (2)城门能打开吗?为什么呀? (3)请你猜猜看,剩下的3个地方,有可能是什么颜色呢? 3、幼儿回答:绿色、粉色、紫色 4、到底是什么颜色,我们来听听彩色城的主人是怎么说的,好不好?(彩色城主人:剩下的这3个地方,可不是随便什么颜色都能填的,一定要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相加后出现的颜色才行,小朋友们,快点帮帮颜色娃娃吧。)师: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每个小朋友的前面都有一个调色盘,桌子的中间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根据彩色城主人的要求,你们一定要两种颜色的颜料调在一起才行。 (1)那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看,比如说黄色可以和什么颜色调在一起呢?它们会变出什么颜色呢? (2)红色还可以跟什么颜色调在一起啊? (3)那最后还有哪两种颜色没调在一起啊? (4)那么我们等一会在操作的时候,每次取颜料时都要取的一样多,不然调出来的颜色会有偏差的,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好吗?那我们开始吧! 5、播放音乐,让幼儿进行调色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结、讲解: 师:哪个小朋友先来说一说,你选的是哪两种颜色,调在一起后变出了什么颜色,好吗? (1)红+蓝=紫,你们的红色加蓝色也是这样的吗?那我们来问一问彩色城的主人,红色加上蓝色是不是紫色,好不好? (彩色城主人:红色加蓝色是紫色。) (2)红+黄=橙,你们的红色加黄色也是橙色吗?问彩色城的主人,红色加黄色也是橙色吗? (彩色城主人:红色加黄色是橙色。) (3)谁来介绍一下最后两种颜色?黄+蓝=绿色,你们同意吗? (彩色城主人:黄色加蓝色是绿色。) (4)当幼儿发现颜色量多或少,配出来的颜色也会尽然不同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的新发现,同时做进一步的规律总结。如:红色+蓝色,当蓝色配多时,会变成紫红色等。 7、介绍三间色。 师:太厉害了,我们三种颜色全都找到了,你们知道吗?橙色、绿色,还有紫色,这三种颜色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三间色。原来,这些三原色(红黄蓝)两两相加后还可以变出绿橙紫这些三间色呢,真神奇呀! 8、现在,6种颜色全都找到了,那我们可以进去了吗?问问彩色城的主人。 (彩色城主人:你们可真厉害,6种颜色全找齐了,请进来吧。)师:彩色城里好漂亮啊,今天,彩色城里大丰收了,里面收获了许许多多的蔬菜水果,我们分别来看下有什么?(西瓜、葡萄、橙子、黄瓜、茄子)它们是什么颜色的?(绿色、橙色、紫色)9、幼儿作画,并要求幼儿用三间色来画蔬菜水果。 (1)师:你刚刚调出的是什么颜色的?与你的颜色相对应的蔬菜水果有哪些呢?现在,就用你调出的颜色来画画它们,好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结束介绍,讲评。 师:现在,请你们把画好的蔬菜水果送到彩色城里来吧,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谁画的最漂亮。(四)活动延伸:了解其他颜色的变化。 师: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结合在一起会变成绿、橙、紫的三间色,那么,其他颜色组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大班奇妙的水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感知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 2、初步理解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并激发他们积极寻求答案。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1/2的鸡蛋壳3~4只,铅笔一支,粗吸管一根(长短相同),胶带纸圈一个 ,记录表,记号笔。 2、多媒体课件《小鸡出壳》《薄壳结构原理》《有关拱形的物体》,1/2的蛋壳若干、小盘子一个、 注有颜色的水针筒。 3、幼儿已经认识拱形和各种桥梁。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激趣,幼儿操作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讲述故事《小鸡出壳》,引出疑问:到底是谁啄破了蛋壳? (1)幼儿猜想并记录——幼儿商量猜测记录,将猜测结果记录到“?”一栏。 (2)师生共同讨论并记录猜想结果。 2、启发幼儿用铅笔笔尖模拟小鸡的嘴巴“啄”蛋壳,寻求答案。 师:什么东西比较象小鸡的尖嘴巴? (1)幼儿模拟操作,得出“鸡妹妹用尖嘴巴啄破蛋壳”的结论。( 验证并记录)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请小朋友用铅笔笔尖戳蛋壳的凸面和凹面,然后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手’的一栏。” a、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实验时要小心操作。 b、交流实验结果,探讨问题。教师集中记录幼儿的操作情况。 3、引导幼儿探索相同的力分别作用于蛋壳的凹、凸面而出现的不同现象。 师:鸡姐姐不服气,说刚才用的力不一样,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铅笔掉下去的力差不多大小呢? (1)幼儿简短讨论后,教师引导幼儿借助吸管和胶带纸圈再次操作,结果发现蛋壳确实是由鸡妹妹啄破的。(再次实验,操作)a、教师提出操作要求:请小朋友把鸡蛋壳放在胶带纸圈上,把铅笔从吸管中掉下去,然后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手”的一栏。 b、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c、交流结果,教师集中记录幼儿操作情况。 (3)小结:刚才小朋友借助吸管和胶带纸圈使铅笔掉下去的力一样大,发现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戳破,蛋壳的凸面不容易戳破,因此蛋壳是鸡妹妹从里面啄破的。 二、教师演示解惑,幼儿初知原理。 1、小小蛋壳真奇妙,用铅笔的笔尖戳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破,用铅笔的笔尖戳蛋壳的凸面不容易破,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幼儿简短讨论)2、请幼儿观看教师的实验演示,发现“力的分散”现象。 师:我把针筒里流下的有颜色的水比作铅笔掉下去的力,请大家看看水落到‘蛋壳’上怎么样了?(教师操作演示)3、利用多媒体展示“薄壳结构原理”。 蛋壳是一个拱形,当力一落到拱形的蛋壳上就像水一样散开了,蛋壳能承受较大的力,所以薄薄的蛋壳就不容易破。当力集中在蛋壳的中心,蛋壳就容易破。 三、教师引导迁移,幼儿运用经验。 1、小小蛋壳里藏了这么多秘密,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奇妙的蛋壳设计了许多拱形的东西,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拱形的物体? 2、展示图片,介绍生活中的拱桥、隧道、城门、蒙古包等物体,知道这些都是蛋壳的奥秘在生活中的应用。 大班奇妙的水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通过本次活动能够知道每片叶子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脉络,是每个个体的独特标志。 2、能力目标:幼儿通过观察能够发现两片叶子的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结论,使幼儿对科学观察产生兴趣,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的习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习过关于树叶的知识,有一定的经验准备。 2.物质准备:关于树叶的图片(特征明显、相似)、树叶模型 三、活动过程: 1.导入:(组织上课)小朋友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啊,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好不好。大家认真听哦,老师要出谜语了(出示图片) 2.开始:大家以前是不是都认识很多树叶呢,下面我们来一起认一认好不好。(出示比较有特征的树叶图片,帮助幼儿回忆学过的知识) 老师想问问你们,有仔细观察过叶子吗?(有:就请几位小朋友简单回答一下)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每个人都要认真仔细的观察,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是不是相同的。(两两一组出示相似的叶子) 现在和你身边的小朋友6个人一组可以交流你观察到的结果(1~2分钟), 请幼儿进行回答。 3.小结:(组织纪律,进行小结)世界上有许多种叶子,每棵树也有很多片叶子,但是每片叶子都有自己的脉络。这些信息就是我们自己的特点,代表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是独特的。 四、活动延伸: 树叶可以制作出美丽的作品,在以后的美术课和手工课一起进行制作。 大班奇妙的水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题目: 奇妙的光线光线能穿透物体吗?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光通过不同物体产生的不同现象。 2.通过观察不同现象,能分析观察的结果。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玻璃杯、水、牛奶、手电筒、易拉罐、玻璃、花玻璃、茶色玻璃、布、塑料布、磁带盒、饮料瓶、塑料桶、灯泡、书、纸、木板若干。 五、活动过程 1、想一想:什么能穿透玻璃杯? 2、手电简的光可以穿过玻璃杯。 3、探究的问题:光线能穿过哪种液体(水和牛奶)? 4、说一说。 (1)盛满清水的玻璃杯是透明的,光能穿过水。 (2)光穿不过玻璃杯,只有杯子的影子。 (3)牛奶不能被光穿过。 5、试一试,怎样使盛牛奶的杯子透过yi点光? (1)可以把牛奶倒出来一些,再倒进一些水,光就能透过来一些。 (2)稀牛奶成了半透明的,就有光透过来了。 6、画一画我的实验过程。 7、幼儿根据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并用语言表达实验现象。 8、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物体是透明的、半透明的、不透明的。 六、拓展思路 1.光能不能穿过装有不同颜色液体的杯子? 2.你可以让两种颜色的光重叠在一起吗? 大班奇妙的水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齿轮,知道齿轮是时钟运行的重要部件。 2、儿初步了解齿轮运转的原理。 3、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的精神。 活动准备:钟,齿轮模型,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唱歌,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唱《我是一个齿轮》(改编《我是一只茶壶》),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刚才歌词里面是谁吗?(幼儿答),对拉,刚才老师唱的齿轮就是今天要介绍给你们认识的新朋友。现在呢,我想把齿轮的故事讲给你们听,请你们认真听,齿轮等下会有问题提问你们的。” 教师讲故事。(创编齿轮在钟表里面运作的情况故事) 2、提问问题,让幼儿讨论。 教师:“好了,故事已经讲完了,那老师想问你们,请你们举手回答问题。”教师提问:(1)刚才的齿轮是住在哪里的?(2)钟里面住了齿轮多少个兄弟姐妹?(3)他们都长得一样吗?(4)齿轮还有亲戚朋友吗?在哪里可以看到? 幼儿讨论回答。 3、做实验,验证刚才的故事。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回答的很清楚了。现在呢,老师也想看一下齿轮的家,看看齿轮有没有说谎。” 教师拆开钟,让幼儿观察钟里面是否有齿轮,认识钟的结构。 4、请幼儿看看其他的齿轮,并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到齿轮。 5.活动结束。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