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教案1000字集锦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精选栏目推选:“学前教育教案”。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为了学生更好的吸收学习内容,老师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梳理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应该从哪方面编写?急你所急,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学前教育教学方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对诗歌内容感兴趣,激发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初步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课件-照片:拥抱的孩子,朋友之间的礼让,上课的时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照片-拥抱,谈话引出课题 (1)你们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拥抱) 他们为什么要拥抱呢? (引导幼儿说一说,暑假小朋友很长时间没见面,见了面很亲热) (2)暑假你们在家都做了哪些什么有意义的事呢? 我们都来说一说好吗?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二、展开 1.开学了,小朋友都长大了,成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 有一首诗歌,名字是《我是大班的小朋友》,你们想听吗? 2.帮助幼儿欣赏并熟悉诗歌内容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 (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听了这首诗歌,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欣赏诗歌 你们再听一听, 诗歌里的小朋友帮助别人做了那些事? 你们最喜欢哪一句? 3.借助课件-照片,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成了大班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 诗歌里是怎样说的? 上课时是怎样做的? 帮助小弟弟小妹妹做了哪些事? (2)引导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练习念诗歌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诗歌,激发幼儿产生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三、结束 1.你们喜欢诗歌里的大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2.你们现在也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们想怎样做大班的小朋友呢?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教案【篇2】 活动设计 孔雀是孩子们喜欢的鸟类,他们在电视上、图书中见到过孔雀,但对孔雀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了解得还不够全面,因而需要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孔雀的了解。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能够更直接的加深对孔雀的了解呢?绘画和手工制作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形状、图案对孔雀的尾部进行分割和装饰,并对称的、有规律地涂色。 2、鼓励幼儿耐心细致地作画,养成清洁整洁的作画习惯。 3、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供幼儿欣赏用的范画:四只不同装饰方法的孔雀。 2、幼儿人手一张印有未经装饰的孔雀图。 3、构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小朋友,今天天气不错,我们来跳个舞吧。(带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基本部分: 一、通过谈话,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刚刚跳的什么舞蹈吗?(孔雀舞) (1)小朋友,你们见过孔雀吗?在哪见过孔雀?它长得什么样子? (2)你知道孔雀吃什么吗?(玉米、小麦、高梁、大豆及青草为主,再加上鱼粉、骨粉、食盐、小昆虫等。) (3)你见过绿孔雀,那还知道有什么孔雀?讲解孔雀的种类。(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由于野生种群的极度有限,使孔雀出现了白化变种,称为白孔雀。孔雀喜欢成群的生活在一起,喜欢阴凉天气)。 (4)你见过孔雀开屏吗?知道它们为什么开屏吗? 一种是孔雀繁殖的季节开屏,雄孔雀开屏,雌孔雀不开屏。雄孔雀开屏是吸引雌孔雀,并不是比美。 孔雀在人多的时候开屏是自我保护、防御敌害的本能。孔雀被傣族人称为“吉祥鸟”,是我国珍贵的观赏鸟类一,要保护好。 二、教师讲述短小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听,什么声音?森林里面吵了起来,原来孔雀们在比美,他们都说自己是最美丽的,可是大象爷爷说:别吵了,谁最美不是你们自己说了算的。我们请小朋友做评委,来评一评,到底谁最美。好吗? 三、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孔雀们来了!(出示范画)小朋友,你觉得哪只孔雀最美丽?为什么?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孔雀的尾部分割方法以及有规律地涂色等,提醒幼儿除了可以用这种图案装饰,还可以用哪种图案来装饰孔雀的尾巴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出示未经装饰的孔雀,续编故事:还有很多孔雀也想参加选美比赛,可是他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怎么办?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孔雀做新衣服,把他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参加比赛吗? 小朋友在给孔雀打扮时先想好用什么方法来分割孔雀尾部,用什么图案、花纹装饰,选择漂亮的颜色有规律地涂色。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分割孔雀尾部。 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的作品:比一比,谁的孔雀最美丽。表扬想法独特的幼儿。 小朋友,我们把作品带到别的班级,让其他小朋友看一看咱们的孔雀美丽不美丽,好不好?跟老师出发吧!(随音乐将幼儿带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幼儿了解了孔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通过绘画和装饰两种方式更深刻的了解了孔雀。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活动,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大胆创新,展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充分突出了孩子们个性的张扬,完全把活动的空间留给孩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是3的图片。 2、教师用记录卡一张,小猫头饰一个,两个圈。 3、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卡片放在口袋里。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2)学习3的组成。 1、教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记录卡,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教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3只桃子,3个蘑菇,3条小鱼……) 教师: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在下面的格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 (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给了小兔,2只分分给了小猴。) (我把3条小鱼,1条小鱼分给了小兔,2条小鱼分给了小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教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把3个蘑菇,2个蘑菇分给了小兔,1个蘑菇分给了小猴。) (把3根棒棒糖,2根棒棒糖分给了小兔,1根棒棒糖分给了小猴。) 教师: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教师小结: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两种分法。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自觉地学习儿歌。 2、充分利用儿歌的节奏约束幼儿乱碰撞的行为,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3、理解、学习词:好脾气。 活动准备: 游戏票每人一张,票上写有1-6数字号码;羊角球6-7只。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猜谜语:请幼儿回答这是什么车? 什么车子真好玩,你碰我,我碰你, 软软的车座碰不坏,大家玩得笑嘻嘻。 二、出示玩碰碰车的图片,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为什么碰碰车你碰我,我碰你,不会发生危险? 2、为什么碰碰车有好脾气?或怎样才算是好脾气? 3、用儿歌来总结幼儿的回答。 三、通过简单游戏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老师边与幼儿游戏边示范朗诵儿歌。 2、请幼儿自觉学习儿歌,让学得好的幼儿,老师要求他一起参加游戏并奖游戏票一张。在自觉的游戏中,幼儿学会朗诵儿歌。 3、讲明简单的游戏规则,并用儿歌节奏约束幼儿碰撞行为。 四、运用有趣的直观玩具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充分游戏 1、出示准备好的羊角球当碰碰车,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欲望,并巩固对儿歌内容的掌握。 2、教师示范羊角球当碰碰车的玩法,要求幼儿尽量用羊角球去碰。 3、幼儿充分游戏。 4、小结鼓励后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出活动室。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音乐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2、引导幼儿准确地辨别旋律的强弱。 3、使幼儿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同伙伴愉快的游戏。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共同游戏。 2、难点:准确辨别旋律的强弱。 活动准备:葵花籽一粒(也可用纸团代替);伴奏音乐,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2分钟) 请幼儿跟随歌曲《种葵花》的伴奏音乐,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打节拍。 指导语:“请小朋友大胆创编动作,看哪个小朋友的动作最优美。” (二)展开(20分钟) 1、学习歌曲《种葵花》。(5分钟) (1)出示葵花籽,引出课题。 指导语:这里有一粒葵花籽,今天我们来扮演“小园丁”,一起玩个“种葵花”的游戏,看哪个小园丁最棒。 (2)教师弹琴完整示范演唱。 (3)幼儿小声完整跟唱。(注意提醒幼儿身体坐正,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2、学习游戏《种葵花》。(10分钟) (1)游戏《高高的和低低的》,练习听辨歌曲旋律的强弱。 指导语: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高高的和低低的》。当你听到的老师琴声很大很强时,就让自己长得高高的;声音很小很弱时,就让自己变得矮矮的。 (2)幼儿听琴音做《高高的和低低的》的游戏。 (3)教师介绍游戏《种葵花》玩法及规则。 (4)请两名幼儿分别扮演种葵花和找葵花的人,其余幼儿拉成圆圈共同游戏。 3、幼儿分组玩“种豆子”、“种花生”、“种地瓜”等游戏,丰富内容,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5分钟) (三)结束(3分钟) 1、活动评价:师生共同评价游戏情况。 2、活动延伸:平时的活动中,可变换更多不同的形式玩游戏。 活动反思:《种葵花》是让孩子边唱边玩的一个游戏,歌词比较简单明了,将游戏的玩法融入其中,孩子非常容易理解。歌曲中有间奏,提醒孩子怎样才能找到葵花籽。音乐游戏通过训练孩子的听力来进行,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中班孩子开始喜欢挑战,所以还是充满兴趣。(黄莺)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故事内容,学会有条理地讲述故事。 2、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及述事的条理性。 活动准备 1、乐幼教课件-动画片:我喜欢苹果 2、课件-照片:苹果树 3、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说一说,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喜欢吃? 二、展开 1、动画片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动画片里的这个小朋友也非常喜欢苹果,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动画片吧! 2、提问导入故事 (1)动画片里的小朋友喜欢吃什么颜色的苹果? (2)课件-照片:苹果树 伟伟家院子里有棵苹果树,他很想吃树上的苹果,可是苹果还没有熟,怎么办呢? 小朋友给他想想办法。 (3)你们知道伟伟想了什么办法嘛? 3、欣赏故事,播放录音《红红的苹果》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3)伟伟想了什么办法把苹果变红了? (4)伟伟的脸为什么变红了? 4、讲述故事 幼儿集体跟录音机讲故事。 5、续编故事 (1)请幼儿根据故事的情节变化,想象出新的情节和对话。 重点提示:伟伟的脸蛋也变成了红苹果后,他会怎么做? 能根据故事的情节变化,想象出新的情节和对话。 (2)幼儿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大胆续编。 三、结束 让续编故事情节新颖的小朋友讲给大家听。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多吃水果,水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对身体有益处。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