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幼儿园踏青方案系列 |
内容 |
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幼儿园踏青方案。俗话都说事在人为,但是我们在开始做事情前也要有缜密的计划,根据企业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我们应该提前写好相关的活动方案,方案是从计划到总结,针对整个工作流程起到保护性作用。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幼儿园踏青方案 篇1 一、活动形式:半日游 二、活动时间: 大班:XX年4月13日上午 中班、蒙班:XX年4月13日下午 小班:XX年4月14日上午 三、活动地点:河津市北城公园 四、活动目标: 1、开拓幼儿视野,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因季节更替产生的变化。 2、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幼儿与幼儿间的感情。 3、通过分享活动,让幼儿感受和同伴分享的乐趣。 五、前期准备: 1、召开家长委员会,征求家长意见是否组织春游 2、园方组织老师提前勘探场地 3、春游前各班教师对幼儿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不能随意离开本班队伍或家长、不能下水玩耍、不能在马路上随意奔跑、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要去偏僻的地方玩耍等) 4、成立应急小组: 组长:高娟娟 副组长:贾秀荣 组员:家委会成员 职责:1)指挥有关教师到达指定位置 2)安排教师及保育员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及求救工作 3)提前准备好应急药品(创可贴、绷带、药品、水)等。 4)视不同事故及时报警(意外暴力110、交通事故122、急救中心120) 5、活动注意事项: 1)家长请按幼儿园要求时间到达活动地点 2)各班老师带好本班幼儿家长登记表以便及时联系 3)在老师组织幼儿游戏时,请家长不要远离活动场地 4)如果家长要带孩子中途离开,请告知老师 5)各班老师带好垃圾袋以便活动后打扫场地 六、活动内容 1、游园活动:通过幼儿参观公园,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 2、游戏活动:通过亲子游戏、趣味游戏增进幼儿、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感情。 3、美术活动:通过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用图画的方式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画出来。 4、分享快乐:通过幼儿和小朋友分享自己所带的食品,让孩子学会分享,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太华幼儿园 XX年4月2日 幼儿园踏青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1.让学员理解踏青的'意义。 2.学会古诗《苏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 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 二、活动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等。 三、活动过程 借助幼灯,进行下列活动: 1.回忆春游的情景。 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2.给学员介绍今昔踏青、春游故事。 (1)杜甫踏青,吟诗“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2)李白春游,吟诗《春夜宴桃李园序》。 (3)现代博兴县一带吃巧巧饭。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凑了挂面、鸡蛋,带上炊具来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烧火煮面条。做好后,再往锅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饭时,谁若吃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这就是吃“巧巧饭”。吃完“巧巧饭”,就去看柏树开花,谁看了柏树开花,谁就会交上好运气。待旭日东升,她们就到麦田里“踏青”,据说:“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 3.学习古诗《苏堤清明即事》。 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描写春天春游景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给幼儿讲解古诗的意思,启发幼儿想象古人春游时的热闹景象。 4.仿编儿歌:“春天来”。 指导学员用简炼的语句总结描绘春天的景色,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 哗哗笑,小鱼小虾戏耍闹。 四、相关诗词 【宋】秦观 好事近·梦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宋】欧阳修 阮郎归·南国春半踏青时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清】曹雪芹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幼儿园踏青方案 篇3 活动时间:XX年4月10日 活动地点:xx圆通山动物园 活动形式:幼儿园集体活动 活动目标:1、结合本月“三生教育”主题,认识动物园中常见的一些动物的名称及外形特征,感受动物生命的存在。 2、引导幼儿学会和动物朋友友好相处,激发幼儿喜欢动物的情感。 3、感受集体外出活动的乐趣,并知道外出活动的一些安全常识。 活动准备:1、幼儿身穿全套园服,戴园帽,穿运动鞋。 2、请家长帮幼儿清空书包,可在书包里面准备一小份零食,一小瓶水、一包湿纸巾。 3、教师统一穿蓝色的新园服,运动鞋,戴园帽。 活动过程: 8:30——8:40全年级幼儿在操场集中,交代外出活动 的一些安全常识及注意事项。 8:40——8:50全年级排着队按顺序向动物园出发(路线是过天桥——穿过云南大学校园——过圆西路的街——到达圆通山后门) 8:50——9:40全年级在圆通山后门集中 9:40-----10:00参观孔雀园(引导幼儿观察孔雀的羽毛、以及孔雀开屏时的样子)注:在孔雀园对面有个厕所,可分班带幼儿如厕。 10:00——10:20参观肉食动物(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老虎、狮子等一些肉食动物的外形特征,了解肉食动物的习性及食物等) 10:20——10:40参观植食动物(引导幼儿观察梅花鹿、牦牛、羊驼等一些植食动物的外形特征、食物及习性等) 10:40——11:00幼儿可在路边休息一下,适当地吃小点东西,然后步行前往水族馆。 11:00——11:30到达水族馆后教师分班引导幼儿参观水族馆(引导幼儿观察海豹、企鹅、热带鱼等一些水生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11:30——12:00全年级幼儿观看海豹表演(教师引导幼儿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观看,不大声惊叫) 12:00——12:30全年级幼儿观看美人鱼表演。 12:30——12:40步行前往大草坪集中(鼓励幼儿自己走,不掉队) 12:40——14:00在大草坪统一吃午餐(引导幼儿学会和同伴分享食物,不乱丢垃圾) 14:00——15:00全年级按顺序带幼儿步行回幼儿园(教师鼓励幼儿坚持往回走,不掉队 幼儿园踏青方案 篇4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 2.学会古诗《苏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 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 活动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等。 活动过程: 借助幼灯,进行下列活动: 1.回忆春游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2.给幼儿介绍今昔踏青、春游故事。 (1)杜甫踏青,吟诗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2)李白春游,吟诗《春夜宴桃李园序》。 (3)现代博兴县一带吃巧巧饭。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凑了挂面、鸡蛋,带上炊具来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烧火煮面条。做好后,再往锅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饭时,谁若吃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这就是吃巧巧饭。吃完巧巧饭,就去看柏树开花,谁看了柏树开花,谁就会交上好运气。待旭日东升,她们就到麦田里踏青,据说: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 3.学习古诗《苏堤清明即事》。 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描写春天春游景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给幼儿讲解古诗的意思,启发幼儿想象古人春游时的热闹景象。 4.仿编儿歌:春天来。指导幼儿用简炼的语句总结描绘春天的景色,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哗哗笑,小鱼小虾戏耍闹。 幼儿园踏青方案 篇5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扫墓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一寒食节 活动目的: 1.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活动过程: 1.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xx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2.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3.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4.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活动二扫墓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①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②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活动三踏青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 2.学会古诗《苏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 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 活动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等。 活动过程: 借助幼灯,进行下列活动: 1.回忆春游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2.给幼儿介绍今昔踏青、春游故事。 (1)杜甫踏青,吟诗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2)李白春游,吟诗《春夜宴桃李园序》。 (3)现代博兴县一带吃巧巧饭。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凑了挂面、鸡蛋,带上炊具来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烧火煮面条。做好后,再往锅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饭时,谁若吃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这就是吃巧巧饭。吃完巧巧饭,就去看柏树开花,谁看了柏树开花,谁就会交上好运气。待旭日东升,她们就到麦田里踏青,据说: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 3.学习古诗《苏堤清明即事》。 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描写春天春游景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给幼儿讲解古诗的意思,启发幼儿想象古人春游时的热闹景象。 4.仿编儿歌:春天来。指导幼儿用简炼的语句总结描绘春天的景色,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哗哗笑,小鱼小虾戏耍闹。 幼儿园踏青方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 2.学会古诗《苏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 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 二、活动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等。 三、活动过程 借助幼灯,进行下列活动: 1.回忆春游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2.给幼儿介绍今昔踏青、春游故事。 (1)杜甫踏青,吟诗“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2)李白春游,吟诗《春夜宴桃李园序》。 (3)现代博兴县一带吃巧巧饭。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凑了挂面、鸡蛋,带上炊具来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烧火煮面条。做好后,再往锅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饭时,谁若吃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这就是吃“巧巧饭”。吃完“巧巧饭”,就去看柏树开花,谁看了柏树开花,谁就会交上好运气。待旭日东升,她们就到麦田里“踏青”,据说:“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 3.学习古诗《苏堤清明即事》。 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描写春天春游景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给幼儿讲解古诗的意思,启发幼儿想象古人春游时的热闹景象。 4.仿编儿歌:“春天来”。指导幼儿用简炼的语句总结描绘春天的景色,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哗哗笑,小鱼小虾戏耍闹。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