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语文备考:《短文两篇》同步试题1(八下) | ||||||||||||||
内容 |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作业导航 1.领悟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深意; 2.理解文中的神话传说的用意; 3.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旸谷(yánɡ) 浸润(jìn) B.皓月(hào) 姮娥(hénɡ) C.一撮灰(zuǒ) 露台(lù) D.瞬间(shùn) 夸父(fǔ) 2.辨字组词。 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_______,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_______家。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选自散文集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4~8题。 日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①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7月21日 月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觉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②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7月22日 4.“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5.《日》中作者要表达的重点是哪一句话?为什么? 6.如何理解文中的画线句? 7.作者用神话“夸父逐日”“嫦娥奔月”有何深意? 8.统观上文,概括巴金的创作风格。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枯枝与鲜花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一起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9.在第①段,作者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 (1)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不超过10个字) 10.在第③段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11.阅读第④⑤⑥段,填写下面的空白。 文章的这部分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对枯树和柔藤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12.文章在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试一试 13.月给巴金带来的感受是冰冷。试写出三个古人有关“冷月”的诗句。 参考答案: 一、1.C(cuō) 2.略 3.芾甘 文学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龙·虎·狗》 4.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 5.“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是作者的理想人格。 6.①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飞蛾、夸父不惜牺牲自己,这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②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 7.夸父、嫦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夸父追求光和热,嫦娥要改变冰冷的月光。他们代表着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8.热情洋溢,坚韧向上。在看似不经意的描述中给人以启迪和教诲。 二、9.(1)落叶时节繁花满枝。 (2)枯枝与牵牛花(柔藤)复活。 10.枯树把身躯借给牵牛花,牵牛花把鲜艳的花簪上枯树头顶,结果它们复活了。和谐、美丽地生活在一起。 11.拟人 对比 相互依存、互相帮助 12.人生只有彼此信赖、宽容、帮助、合作,才能超越自我,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从原文出发,合理即可) 13.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