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语文备考:《短文两篇》同步试题3(七下) | ||||||||||||||
内容 |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1.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缀行甚远( ) ②苫蔽成丘( ) ③少时( ) ④眈眈相向( ) ⑤目似瞑( ) ⑥意暇甚( ) ⑦尻( ) ⑧黠( ) ⑨假寐( )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一狼径去 径: ②屠暴起 暴: ③顾野有麦场 顾: ④场主积薪其中 薪: ⑤缀行甚远 缀: ⑥苫蔽成丘 苫: 3.古汉语中,有一词多义现象,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1)止有剩骨 ( ) (2)一狼得骨止 ( ) (3)恐前后受其敌 ( ) (4)盖以诱敌 ( ) (5)意暇甚 ( )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7)其一犬坐于前( ) (8)狼不敢前( ) 4、读一读下面各句话,要读出语气,注意加横线词的用法。 (1)天下事有难易乎 (2)吾一瓶一钵足矣。 (3)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4)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说说这些词现在的意义有什么变化。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及其日中如探汤—— (3)孰为汝多知乎—— 参考答案: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缀行甚远( zhuì ) ②苫蔽成丘(shàn )③少时( shǎo ) ④眈眈相向( dān) ⑤目似瞑( míng) ⑥意暇甚( xiá ) ⑦尻( kāo) ⑧黠(xiá ) ⑨假寐(mèi)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径:径直②暴:突然 ③顾:看、看见 ④薪:柴禾 ⑤缀:联结 这里指跟从。⑥苫:盖上 3.古汉语中,有一词多义现象,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1)止有剩骨 ( 通假字 通“只” ) (2)一狼得骨止 ( 停止 ) (3)恐前后受其敌 ( 攻击 ) (4)盖以诱敌 ( 敌人 ) (5)意暇甚 (神情 态度 )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打算 ) (7)其一犬坐于前( 前面 ) (8)狼不敢前( 向前 ) 4、读一读下面各句话,要读出语气,注意加横线词的用法。 本题旨在让学生了解语尾虚词的用法,培养语感。 (1)天下事有难易乎 表疑问语气 乎:吗 (2)吾一瓶一钵足矣。 表肯定语气 矣:了 (3)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表肯定语气 也:啊 (4)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表强调语气 焉:加强语气的助词 (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表反问语气 哉:吗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说说这些词现在的意义有什么变化。 此题旨在使学生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文言实词。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这里是距离的意思。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2)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开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水。 (3)孰为汝多知乎——孰:谁。疑问代词,现代口语不常用。汝:你。第二人称代词。现代口语不用。 四、{课外补充材料} 1、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初著名文学家。 蒲松龄19岁初应童子试,县、府、道三考均为第一,录为秀才,以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做了贡生。由于科场失意,生活贫困,深知人民群众的疾苦,对科举制度的弊端,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有较深的体察,激发他愤世嫉俗的感情,积20年时间写成(聊斋志异),寄托孤愤,借以抨击和讽刺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黑暗现象,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 《聊斋志异》也称《聊斋),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作品主要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采取谈狐说鬼的形式,题材非常广泛,暴露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批判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描绘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封建说教和迷信色彩。《聊斋志异》有很高的艺术性。 2、关于《列子》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所著的论集。御寇,亦做圄寇,圉寇。战国时郑国人,生卒年月不详。从(庄子)书中尊称他为列子来看,应在庄周之前。今本《列子》8篇,是后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著的。《列子》内容很繁杂,保存了许多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它们的含义深刻,形象鲜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古代思想史的重要资料。今人杨伯峻《列子集释》是目前较完备的注本。 3、 诗歌欣赏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注释] ①李商隐(813—858),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因其诗歌在辞采华艳方面与温庭筠接近,因而后世将二人并称为“温李”。李商隐的诗歌想象丰富,色彩浓丽、但有些诗歌因用典过多,变得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②乐游原:在长安东南,地势较高,而且宽敞,为当时著名的游览之地。 ③向晚:傍晚。 意不适:不顺心。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夕阳的小诗。诗歌一,二句交代诗人登乐游原的时间,原因。傍晚时分,暮色苍茫,诗人内心备感惆怅。为了排遣愁怀,他驱车来到乐游原欣赏风景。三、四句描写高原落日。诗人来到乐游原,正值夕阳西下时分,景象极为壮阔。诗人在这里没有对落日进行具体的描绘,而是采用了“无限好”三个字对落日的奇丽景色进行了比较笼统的概括。在对落日的极度赞美之后,诗人在第四句中,又运用了一个相反的句式,表现了诗人对夕阳西下的流连、惋惜之情。诗人在这里采用一纵一收的方法,高度凝聚了落日的神髓,表现了人们对落日的共同感受。干百年来,这首小诗之所以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就在于它表现了人们对于无限美好,但又转瞬即逝的事物那种深沉的流恋与惋惜的情绪。尽管这种情绪有时未免略显消沉、低落,但它确是人类情感的真实存在。 4、推荐课外阅读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