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语文备考:《社戏》同步试题9 | ||||||||||||||
内容 |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基础知识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归省( ) 偏僻( ) 挖掘( ) 钓鱼( ) 悠扬( ) 弥散( ) 宛转( ) 踊跃( ) 兽脊( ) 蕴藻( ) 乌篷( ) 支撑( ) 漂渺( ) 旺相( ) 撮着( ) 桕树( ) 二、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 ) A.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B.引起注意,使人吃惊 C.造成某种局面,使人震动 D.如悬崖峭壁一般 2.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 )A.冷淡。这里A.是客套话,招待不周的意思 B.懒惰 C.有意地不积极工作,降低工作效益 D.松懈 3.我晌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 ) A.纠缠不清的事情 B.争执的事情 C.互相缠绕 D.纠正偏差或偏向 三、下列句子各表现了文中人物怎样的性格? 1.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 ) 2.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辑子过去了。( ) 3.双喜拔前篙……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 ) 4.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 ) 四、指出下列描写人物时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 ) 2.“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 ) 3.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 ) 参考答案: 一、xǐng pì jué diào yōu mí wǎn yǒng jǐ yùn péng chēng miǎo xiàng cuō jiù 二、1.A 2.A 3.A 三、1.热情好客,淳朴,无私。 2.善良,淳朴,豪爽,风趣,好客。 3.聪明,能干,机智,热情,爽直。 4.追求自由,厌恶封建教育,热爱农家孩子,渴望友谊。 四、1.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心理描写 练习之二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哄骗(hǒnɡ) 闹哄(hōnɡ) 起哄(hōnɡ) B.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惮(dàn) 船橹(lǔ) C.撺掇(cuān duó) 凫水(fú) 桕(jiòu)树 旺相(xiànɡ) D.皎洁(jǎo) 归省(xǐnɡ)絮(xù) 晌午(shǎ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绝壁 膝盖 脑怒 欺侮 B.困惑 挑剔 胆怯 委曲 C.叛徒 诚肯 鉴别 宛转 D.惊异 鞠躬 奖励 家眷 3.下列词语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回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 B.委实:实在 弥散:弥漫消散 C.自失:丢失了自己 依稀:隐隐约约 D.絮叨:仔仔细细地说 旺相:茂盛 4.下列句子的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 ,使我的心也 然而又 起来,觉得要和他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悠扬 宛转 愉快 自失 消失 B.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甲]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5.甲段中加点的“回望”一词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6.“漂渺”通常写作 ,意思是 。 7.甲段文字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社戏,这段对戏台的描写表现“我”的什么样的心情? (1)所见: 。 (2)所闻: 。 (3)“我”对社戏的 之情。 8.乙段中“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作用是① ② 。 9.乙段中“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的作用是什么?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0.为下列字注音。 菌( ) 莹( ) 瑶( ) 蹦( ) 11.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2.这段文字中写了很多人物,都是围绕小茅屋展开情节的,在横线上标清时间及人物。 盖了小茅屋。 , 和 照料小茅屋。 , 和 修葺小茅屋。 13.本段文字运用的记叙顺序是( ) A.按“我”寻找梨花姑娘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的。 B.按小茅屋的建、管、修的过程倒叙的。 C.通过梨花妹妹的回忆,插叙了小茅屋的建造,修建和保管的过程。搞清了小茅屋的主人。 14.画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试一试 15.思考一下下面句子里三个“实在”的意思,各指的是什么? 这位村长很实在,上台不久就给村里办了些实在事,村民们实在感激这位村长。 参考答案 一、1.B 2.D 3.B 4.B 5.照应前文,引出下文,表达对社戏的情意依依 6.缥缈 隐隐约约 7.(1)戏台在灯火中……满被红霞罩着了 (2)吹到耳边的又是横笛, 很悠扬 (3)留恋 8.比喻 ①突出航行之快 ②表现孩子的欢快的心情 9.从侧面写归航之快,烘托孩子的驾船技术之高。 二、10.jūn yínɡ yáo bènɡ 11.比喻 12.十多年前,解放军 从那以后 梨花 梨花妹妹 第二天早晨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13.C 14.是画龙点睛之笔,点明文章主题。 15.①品德好;②对老百姓有利的事;③确实,从心理。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