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八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
内容 |
有很多学生在复习八年级上册数学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低下。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八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这种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 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 二、证明 1、对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就叫做命题。即: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思路是将原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平角。一般需要作辅助。 (2)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互为补角。 3、三角形的外角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关系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基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在证明时需注意:①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写出来。②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 三、数据的分析 1、平均数 ①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数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②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叫做加权平均数。 2、中位数与众数 ①中位数: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②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③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④计算平均数时,所有数据都参加运算,它能充分地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他容易受极端值影响。 ⑤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⑥各个数据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意义。 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4、数据的离散程度 ①实际生活中,除了关心数据的集中趋势外,人们还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它们相对于集中趋势的偏离情况。一组数据中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称为极差),就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②数学上,数据的离散程度还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刻画。 ③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④其中是x1,x.....xn平均数,s2是方差,而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⑤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拓展阅读:初中数学补救措施 代数方面的薄弱点提升方法: 从初一阶段的有理数运算开始,如果前面落下的太多。可以有选择性的做实数运算。基础运算能力不能落下。 初二阶段的乘法公式,幂的运算等。利用现有的代数公式,再根据题目进行化简,主要是借助计算模型,加以一定量的题目训练。 应用问题的薄弱点提升方法 学生遇到应用问题最大的诟病就是“看不懂题目”,数学来源于生活,阅读理解能力要强,好比是玩文字游戏,有些学生总是忽略题干的部分条件,急于下笔从而错误率特别好。题干正确审题来源于对数字的敏感。 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1)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训练,切忌盲目的题海战术。 (2)建立数学的知识网络,融会贯通,互通有无的。 (3)勤能补拙,适当的巩固旧知,进行复习拓展。能有效锻炼数学思维。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