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
内容 |
四年级是小学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四年级语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xx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奥运信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体育赛场上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与体育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奥运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在里约举行,同学们知道我国运动员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项目还打破了世界记录,尤其是中国女排,顶着巨大的压力,通过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终于获得冠军。那么同学们对奥运会有哪些了解呢?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xx页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查表格,从表格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奥运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问题 1.师出示课件教材第xx页问题一。 (1)学生观察表格,交流汇报:可以知道三名运动员各自的成绩分别是多少秒。 (2)出示问题: 前三名运动员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xx页两幅冲刺情况图,并提问:根据刚才的数据,你能判断哪幅图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情况吗?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根据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知道,第二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们之间的距离应该很近,而他们和刘翔的时间相差很多,所以距离应该相对远一些。 因此第二幅图能更好的描述当时的冲刺情况。 (4)当时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记录是12.95 秒,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多少秒?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2.师出示教材第xx页问题二。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阅读后,指名汇报交流:在最后一跳之前,何冲比第二名多32.45分,秦凯比第二名少7.65 分,是第三名…… (2)课件出示问题1。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问题2。 ①让学生观察“最后一跳的得分情况表”。 ②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何冲最后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后一跳前,秦凯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后一跳,秦凯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第二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凯。 3.师出示教材第xx页问题三。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并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2)出示课件射击比赛场景图。 同学们先观察图片,再独立通过想象判断,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小组内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讨论验证。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四、课后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二) 小数天地 [复习内容] 课本第xxx页的有关内容。 [复习目标] 1、复习小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反思,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复习重难点] 1、 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 2、 提高运算能力。 [复习准备] 课件。 [复习方法] : 练习法、小组讨论法。 [复习过程] 一、 整理导入 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 二、整理知识 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三、五单元内容。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1、 学生独立翻阅课本。 2、 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3、 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脚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 4、 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课堂练习 1、小数读写。课件呈现: 五点八七四 二百三十点九 12.03 1.023 0.082 十二点零三 零点零八二 230.9 一点零二三 5.87 要求: (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平台一次性出现; (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 (3)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第1题。 2、小数计算。完成课本第102页第2、3题。 教师以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 3、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 (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教室的长是7.8米,宽6.4米。 ○1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面积是多少米? 长是宽的几倍? ○2课件呈现: 节日特别供应 精致汉堡 每块9.80元 薯条 每包5.50元 可乐 每杯3.85元 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xxx页的第x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三)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学生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栽了蒜苗,还记录了它在15天内生长情况的数据,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种蒜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举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学生的条形统计图。 生汇报图中数据。 2.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作图。 师:如果我们还想了解它从第3天到第15天整个的生长变化的情况,该怎么画呢?老师这有几种统计图,请你仔细观察,看哪一种更合适。(师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生任选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条形统计图上作一些修改或补充,把它变成这种统计图呢? 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图上试一试。 学生作图后展示,汇报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 3.生成新知,揭示课题。 师抓住学生将条形上的点连线,对比评价,选择优秀的作品,用多媒体演示由条形统计图演变为折线统计图(描点,连线)的过程。 提醒同学们:变成真正的折线统计图还要把原有的条形统计图擦掉。 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读折线统计图,体会特点 1.读点。 师:图中的点表示什么呢? 生说点的意义,(课件显示并标数量) 2.读趋势。 师:同学们都读出了点所表示的数量(板书数量),由点连成的线呢? 生说表示蒜苗从矮长到高的生长趋势。 读局部趋势,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快,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慢(板书趋势) 3.估计。 根据这一趋势请你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4.预测。 预测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三、独立制图。 师:我们会读折线统计图了,那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怎么画呢? 出示笑笑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你能将它制成折线统计图么? 学生独立绘制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折线图 汇报评价 说说图中的信息 对比自己与笑笑的蒜苗生长趋势,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四、运用延伸 1.出示北京地区20xx年5月新增病人的统计图 (1)从上图中你能说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吗? (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吗? 2.出示小玲家室内气温的变化统计图 (1)小玲每隔()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出示百货大楼一年销售冰箱的总数量统计图 根据趋势,作出决策 师:如果你是销售经理,根据今年销售趋势,明年你有什么打算?大约进多少?为什么? 五、课外拓展 下课后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下节课交流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