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22处暑和出伏的具体时间
内容
    处暑节气和出伏有一定关系,但两个不一样,2022年处暑节气的时间和出伏的时间具体是什么时候?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2处暑和出伏的具体时间”,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处暑和出伏的具体时间
    什么时候处暑
    2022年处暑时间:8月23日11:15:59,星期二,农历七月廿六日。
    什么时候出伏
    2022时间表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
    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
    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出伏时间是2022年8月25日00:00:00。
    处暑和出伏不一样。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初秋炎热将结束。
    出伏即伏天的结束,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在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炎热即将过去。尤其是北方城市显着。
    1、气象变化特征: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2、物候现象特征:中国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谷丰登”。
    3、农事活动特征: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出伏后注意什么
    1、防感冒
    出伏之后,虽然短期内气温不会降得太低,但是比起之前的,气温仍有所下降,尤其是早晚比较凉快。大家要根据气温及时调整衣物,预防感冒、颈椎病、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发作。注意保暖,不可贪凉。
    2、防秋乏
    出伏后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经过昼长夜短的炎热盛夏,都有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睡眠上要保证充足,最好比平时增加1小时睡眠。另外还要加强锻炼,比如跑步、做操、爬山等。
    3、防霉菌
    出伏以后,气温逐渐降下来,而且出伏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出伏以后要注意勤通风,选个晴朗的日子,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有条件的可以用电熨斗熨一下,以减少衣物上的水分。衣物挂起来要保持一定的间隔,以保证良好的通风。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