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美国大学留学教育体系:美国大学4大课程体系盘点!同是世界名校,培养方式“天差地别”! |
内容 |
在美国上课是怎么样的,教育体系是如何的?很多学生比较好奇,美国不同名校课程的教学体系是不一样的,培养学生的方式也是各具特点的,那么今天出国留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美国大学留学教育体系,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欢迎点击出国留学网。 美国大学留学教育体系:美国大学4大课程体系盘点! 在美国大学上课,约等于手握世界一流教学资源,自由探索学术海洋 所以,大部分爸妈认为孩子在学校的课程应该是这样严肃认真的: 但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有些美国大学开设的课程多少有点“特立独行” 比如,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丧尸末日中存活》: ![]() 沉浸式官方课程页面:Prepare to Die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在《在互联网上消磨时间》这节课上,被要求盯着屏幕看三小时: ![]() 在康奈尔大学,爬树课向同学们郑重承诺“上完这节课,你可以轻松的爬上任意一棵你喜欢的树。” ![]() 看完这些,可能有的爸妈也会很迷惑:我的孩子到底在美国大学学些什么啊…… 其实,有些课程看似“不靠谱”,背后却可以窥见美国独具特色的大学课程体系。 比如上文提到的“丧尸”课,其实交叉融合了人类行为学和社会学来探究人类的情绪变化;而“网上发呆”则是关于情感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的创造性课程;爬树课作为康奈尔众多体育课中的一种,承担着两个必修学分的“重任”。 美国高等教育为全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人才,所以它的课程设置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教学,还包括对诸多人文要素的高度重视和通识教育的大力推行。 正是基于此种愿景,美国大学课程体系在悠久的历史中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4种类型,流行于不同的美国大学校园。 那么,这些不同的课程体系如何支撑起了与众不同的美国大学?每种课程体系的代表学校都有哪些?下面棕榈君带大家一探究竟~ 分布必修型课程体系 “精通”更要“博闻” 代表学校:普林斯顿大学、巴纳德学院、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 分布必修型课程设置(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目前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课程设置模式,据美国学院与大学协会统计(AAC&U),约有70%的美国大学采用这种模式。 在分布必修型课程设置模式下,学校对于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都有规定。 也就是说,学生在掌握主修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对其它主要学科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 分布必修型课程设置模式包括分布必修课程、主修课程和辅修课程三个部分: 必修课程对实现通识教育十分重要,分布于某几个学科领域,一般占课程总数的1/4或1/3; 主修课程是学生在某个学科领域必须修习的课程,占课程总数的1/3; 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课程,一般占课程总数的1/5。 另外,所有学生必须要选修外语及写作相关课程。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就专门在自己的本科生培养政策里提及了学校是如何实行分布必修型课程体系的。 学校认为接触各种学科不仅能让学生找到解决手头任务的正确方法,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类寻求理解世界的各种方式”的思考和尊重,使学生们在学术探索过程中既充满热情又保持谦虚。 对于实行这种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普林斯顿大学也做了举例说明: 实验可以展示一个纯粹的生物学过程,但评估这个过程在道德上是对还是错需要结合伦理学的推理; 历史研究可以了解人们对于过去的认知,但如果不结合社会分析,就无法解释这些认知是如何影响当前人类行为的。 针对不同学位的学生,课程要求也不同: 如果你是一位A.B.学生,除了练习写作、学一门语言、了解文化与差异,你还必须系统的学习科学与工程知识等等: ![]() 如果你是一位B.S.E.学生,写作、文学与艺术、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等等也是必须完成的课程: ![]() 核心课程体系 跨学科培养“通融之见” 代表学校: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 核心课程体系(core curriculum)综合了传统独立学科中的基本内容,面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的一套知识背景,要花费学生差不多一学年的时间完成。它包括: 一组专为全校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而设置的核心课程; 一组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任课教师多为来自不同系科、学术基础深厚的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研讨课并重。 虽然核心课程体系看起来与分布必修型课程体系有些相似,但后者课程多为某一学科领域的入门课,而核心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所以核心课程多以某一社会问题或者学科问题为基础、多学科交叉为组织形式。 哈佛大学 如果你是一名哈佛大学的学生,要想顺利毕业拿到学位,那么大约三分之一的课程与通识教育、分布课程、数据定量推理、说明文写作和语言领域相关。 ![]() *来源:哈佛大学官网 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哈佛的基石”,做到了从审美、文化到科学、技术领域的全面涉猎,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这不意味着通识课程都是严肃古板的,仔细挖掘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非常有趣但看似“不太靠谱”的大咖课程。 例如,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开设的一门“科学与烹饪”(Science and Cooking)通识课程。 不仅集齐了物理学家David Weitz教授、数学家Michael Brenner教授以及化学家Pia S?rensen博士三位不同领域的学术大牛,还请到了4位米其林星级主厨。 而课程所用的“实验室”其实是一大间近乎专业水准的厨房!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每天吃的食物与讲堂上学到的物理、化学知识间的联结。 开放课程体系 满足个性,塑造独立人格 代表学校:布朗大学、阿默斯特学院、维克森林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维思大学、史密斯学院等 实行开放课程体系(open curriculum)的学校没有固定的主修课程和辅修课程的要求,只提供包括独立学科、多学科、跨学科和综合学科在内的多种课程,学生需要自行确定自己适合的课程。 因此,开放课程体系之下,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及独立负责的精神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但是,因为选修比重较大,这种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是否能严格要求自身,合理规划自己的课程就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灵活自由虽好,大家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 布朗大学 说到开放课程体系,就不能不提布朗大学。 早在1969 年,布朗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构想了一种课程模式,学生们可以自由探索,将成熟又有趣的思想观念融合在一起。基于这种愿景诞生了”Brown Curriculum”,现在又叫做Open Curriculum。 布朗大学表示其学术卓越植根于开放课程体系,学校也一直以此区别于其他顶尖大学,并成为学霸们竞相奔赴的重要理由。 目前,布朗大学提供超过40个学术领域的,2000多门课程,可以说是“海阔凭鱼跃“!那么开放课程体系下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来看看布朗学生Nadia的亲身经历吧~ Nadia 的学习方向虽然是生物化学,但她的课表上还有从“中东冲突”到“拉美文化”各种各样的科目。她表示选择布朗就是看中了布朗的开放性课程,“我知道我一直想探索科学,但我不想因此就阻挡住我在其他领域的兴趣”。 Nadia还参加了超过50个不同的俱乐部,和不同的教授还有TA们的实验室打交道。“我真的很享受这种冒险,每一天都在学习新东西,所有的课程都让我感到我是大集体的一份子。” 名著课程型课程体系 “限量版”古希腊贵族教育 代表学校:圣约翰学院 名著课程,也称“巨著课程”(Great Book), 更接近于古希腊时期的贵族教育,主张学生具有渊博的学识。 名著课程体系对学生没有主修要求,只为学生设计了一套必读的名著教材,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哲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到自然科学、艺术、宗教全覆盖。作者也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家,如柏拉图、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黑格尔、马克思等等。 虽然实行范围比较小,但是名著课程作为一种崇尚精神追求的课程模式,也赢得了一些大学的青睐。除了最具代表性的圣约翰学院外,美国许多大学的课程中也包含此类课程体系,例如:圣母大学的“Program of Liberal Studies”、波士顿学院的“Perspectives Program”以及圣奥拉夫学院的“Conversation”项目等等。 圣约翰学院 圣约翰学院自1937年起开始采用名著课程体系,是目前美国少有的全面实行该体系的大学。 圣约翰学院的学生,大学四年将被百余位名家的二百多部著作包围,包括文学作品、学术著作以及学术论文等。 *图为圣约翰学院大一年级部分阅读书目 一年级学生以学习古希腊名著为主;二年级学生则主要研读古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著作;三年级学生主要研读16世纪和17世纪的思想家的著作;到了四年级,就集中于18、19世纪以及当代一些名家的著作。 P.S.如果对圣约翰学院大一到大四的书单感兴趣,可以访问以下链接获取: (https://www.sic.edu/academic-programs/undeergraduate/great-books-reading-list) 美国留学优势 1.名校众多,教育质量全球第一 众所周知,在每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中,美国上榜TOP100的院校占据半壁江山,可以说美国的教育水平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教育配套设施、投入、师资等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且整个社会对教育都十分重视。 2.文化多元 美国由于其移民性质,文化多元,营造了一个平等、开放、自由的环境,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学生融入其中,每年都有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超过450000留学生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学习的课程专业、提升的学历层次不尽相同。 3.奖助学金种类多 美国对人才的吸引和投资,近年来也是愈发重视,在整体重视的情况下,美国大学也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吸引和投资,只要各方面都很优秀,申请减免学费、全额或部分奖学金的机会也非常大。相较而言,美国院校的学费是比较昂贵的,只要在校表现优异,获得的奖学金可以支持学习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 4.美国教育种类多 公立院校、私立院校、学士、硕士、博士、职业教育等几乎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教育类别,而美国还有两年制大学、副学士学位,选择区美国留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进修。 5.灵活有效的学分累计方式 美国院校实行学分制,学生只要完成必修课程和规定学分就可以毕业并获得所对应的学位或证书,所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用尽量短的时间完成学业,结束学习阶段,进入下一阶段。 6.自由的专业选择体系 留学生初到美国学校后,由于教育理念和体系的不同,快速掌握融入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学习、生活环境,实际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无法快速融入,很可能造成学习跟不上、知识了解不了,甚至影响毕业。所以很过学员基于留学生到美国后在学习、生活上的适应和了解,对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在选择固定专业上没有硬性要求,以适应美国教育体系和课程的节奏,而是通常在三、四年级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7.勤工俭学机会多 相信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到大学后一定要勤工俭学,在学习中增长见闻,增加工作经验。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只要向学校争取、申请,每周都有15小时左右的工作时间。勤工俭学不仅可以赚取工资,减轻家庭负担,还能提升社会经验、增加见闻。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