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尾数法
内容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有哪些?正在备考的考生可以来看看,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尾数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尾数法
    无论是省考还是国考中,资料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般给出四篇材料,每篇材料后面带5道题目,共20道题目。题目往往涉及到材料分析、列式、计算等。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做完这一部分,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恰当的方法可以使题目快速准确的解答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尾数法就是计算中非常典型的一种方法,对可以应用的题目,能快速得到结果,节省大量时间。
    尾数法是通过确定多位数中末尾一位或几位数字来确定结果的方法。尾数法在应用时要求列式为加法或减法运算,一般为精算,且选项末尾或后几位数不同。
    【例1】540.07+239.81+16.11+34.52=( )
    A、832.46 B、810.58 C、830.51 D、839.10
    【解析】选C。观察列式为加法运算,精算,选项尾数不同,可以用尾数法。7+1+1+2尾数为1,选C。
    【例2】5484.7+2021.9+1443.3+1606.4=( )
    A、10478.3 B、11103.3 C、10556.3 D、10294.3
    【解析】选C。观察列式为加法运算,精算,选项最后一位相同,后两位不同,只要算出结果的后两位即可。47+19+33+64,后两位为63,选C。
    【例3】5960.7+6880.02+5764.1+5780.39=( )
    A、22749.23 B、25091.87 C、24243.09 D、24385.21
    【解析】选D。观察列式为加法运算,精算,选项最后一位不同,算出结果的最后一位即可。0+2+0+9,尾数是1,选D。
    【例4】8943.7-2713.32-4680.2-1388.78=( )
    A、189.5 B、177.1 C、169.6 D、161.4
    【解析】选D。观察列式为减法运算,选项最后一位不同,列式中小数点后有两位,选项中小数点后有一位,有可能不是精算,算后两位,如果是精算直接选,如果不是,按照四舍五入取舍。70-32-20-78,后两位是40,选D。
    尾数法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是精算,如果不是要注意到底要算后几位,例如例4.列式中有小数点时一定要注意位对齐。例3就非常典型,例3中5960.7最后一位的7不能和6880.02的2对齐,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不要出错了。
    行测资料分析备考:增长率其实不简单
    增长率是资料分析的常考考点之一,不论是普通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亦或者是隔年增长率,很多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结合基本公式,代入数据就可以了,很多同学也会觉得这样的题目比较容易,那么今天小编带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另类求增长率的题目。
    例题展示
    例1.2019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247743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3%,比第二产业高23.2个百分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5个百分点。
    问题 201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总值的增长率约为:
    A.不足5% B.5%~7% C.7%~9% D.超过9%
    【补充】首先我们对于增长贡献率和拉动增长率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增长贡献率是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长量占总体增长量的比重,计算公式为: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拉动增长是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长量带动总体增长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拉动增长=部分增长量/整体基期值(单位:百分点)。那么我们用拉动增长/贡献率=整体增长量/整体基期值=整体增长率。
    【答案】B。解析:材料给出了2019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增长,最终求国民经济增长率,即整体增长率。利用补充的知识点,直接可以用拉动增长/贡献率求解,即3.8%÷60.3%≈6.3%,正确答案为B。
    考点延伸
    例2.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
    问题 2018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约增长:
    A.4个百分点 B.4% C.5个百分点 D.5%
    【答案】C。解析:已知2018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现在要求解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根据补充公式的变形得:拉动增长=贡献率×整体增长率。所求为76.2%×6.6%≈5%,读作5个百分点,正确答案为C。
    行测必然性推理技巧:真假话问题
    在行测考试中,逻辑判断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在往年考到了不定项选择。这直接促使考试难度变大,给考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是其中有一类题目,却是比较容易拿分,规律性很强,只要我们学会基础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就可以把题目做对,它就是真假话问题。为此,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巧解真假话问题。
    一、真假话问题题型特征
    题干条件中给出若干个判断,而判断中有一个(或几个)为真(或为假),问“由此可以推出/谁说了真话(假话)”,这样一类题目即为真假话问题。
    【示例】某家有爸爸、妈妈、哥哥和妹妹四口人。一天,家里突然出现了一份为奶奶准备的神秘生日礼物,对于生日礼物是谁准备的,四人有如下说法:
    爸爸说:“我们四人都没准备。”
    妈妈说:“不是我准备的。”
    哥哥说:“妈妈和妹妹至少有一人没准备。”
    妹妹说:“这是我们四人中有人准备的”
    已知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两人说的是假话。 由此可以推出
    A.爸爸和妈妈说的是真话 B.妈妈和哥哥说的是真话
    C.爸爸和妹妹说的是真话 D.哥哥和妹妹说的是真话
    类似上述题目,题中条件给除了四个判断,并告知有两句真话,两句假话,问能推出是谁说了真话。可以初步断定这是一个真假话问题。
    二、解题技巧
    核心方法--“三步走”:
    第一步:找到各个判断中的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确定真假的所在;
    第二步:绕开已经找到互为矛盾关系的命题(或反对关系),判定其他命题的真假性;
    第三步:回到矛盾命题(或反对命题),判断矛盾命题谁真谁假。
    简单记为,一找二绕三回。
    正如上述例题,爸爸说“我们四人都没准备”即所有非, 妹妹说“这是我们四人中有人准备的”即有些是,二者互为矛盾关系,必为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已知四人中有两人真话两人假话,则此时绕开矛盾,可得到剩下的两句需满足一真一假,即妈妈和哥哥的话。 若妈妈的话为真,即“不是妈妈准备的”,则哥哥的话一定为真。这不符合二者一真一假,就说明妈妈的话一定为假,即“妈妈准备了”,那么哥哥的话就为真。同时可知,由“妈妈准备了”可判断矛盾关系中,爸爸的话为假,妹妹的话为真。说真话的是哥哥和妹妹,选D。
    以上是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接下来运用一下吧。
    三、经典例题
    一件盗窃刑事案件中,警方抓获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进行质问,他们是这样说的:
    甲:是乙作的案。 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
    丙:丁是案犯。 丁:不是我作的案。
    四句话只有一句谎言。如果以上为真,则: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丙
    B.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乙
    C.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乙和丁
    D.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乙
    【解析】分析四句判断可知,丙和丁的话互为矛盾关系,则必为一真一假,根据已知条件只有一句谎言,则甲和乙的话都是真的,是乙和丁一起作的案,回到矛盾,可知丙为真话,丁为假话。所以选C.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巧解因果关系
    在行测可能性推理中,最常出现的是因果关系,它算是行测考试中的常见嘉宾,虽然难度不算高,但是经常考察,而且题干多会涉及一些专业知识,迷惑考生,以至于很多考生不容易选出正确答案。小编希望考生能够掌握因果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而因果关系分为四种,这里我们主要了解对于知果求因型的题目,如何解题。希望各位考生能够熟练掌握。
    既然要做对知果求因型题目,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知果求因:给出一个事实B,推测A是事件B的原因。例如:全球变暖趋势增强,所以我认为是碳排放量的提高造成全球变暖趋势增强。那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事实B的出现一定是事件A导致的吗?这是我们在面对这类题型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想要削弱可以从如下角度入手:
    ①另有他因(说明C是B的原因)
    ②否定此因(说明A不是B的原因)
    【例题1】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í,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解析】:根据问题可知题干需要我们选择的是质疑观点的选项,读完题干可知,题干专家认为唐代古墓中有先秦时期的夔文陶片是因为雨水冲刷。那需要思考的是,唐代古墓中有夔文陶片一定是因为雨水冲刷这个原因吗?这是我们在找质疑专家观点时可以思考的。那我们来看选项。A项是在说明在古墓中除了有先秦时期的夔文陶片还有西汉时期文物,但并没有告诉我们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唐代古墓里有西汉文物,故不能质疑专家观点,可以排除。再看B项,告诉我们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并未有漏水、毁塌迹象,故题干所说的由于雨水冲刷导致夔文陶片进入古墓中,这个原因不成立,故可质疑上述专家观点,保留。C项说明唐代也有人使用奎文书写,但并没有告诉我们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唐代古墓中有先秦时期的奎文陶片,故不能削弱,可以排除。D项告诉我们唐代人喜欢把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起下葬,但先秦陶片是否是墓主人喜爱的物品并不确定,故D项也不具有削弱作用。综上,这道题选择B项。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