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内容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有同学总结过吗,没有的话,快来小编这里瞧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曲线运动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 ②竖直分速度: 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 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而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2)角速度 :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 ),单位 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10.向心力: 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 描述线速度变化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
    (1)由于 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的变加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 引力常量G=6.67× 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 天体半径R,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
    (1)万有引力=向心力 (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 = G g = G ≈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 = G g = G 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
    如人用力推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做正功。
    (3)当 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时,cosα[ 内 容 结 束 ]
    拓展阅读: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
    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
    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
    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
    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
    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早,②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的原因:
    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城市土地租金高。
    ③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④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土地租金低。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
    ①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
    ②城市化水平低,
    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2)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3)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城市化出现的问题: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堵塞,
    ③住房紧张,
    ④就业困难,
    ⑤社会治安混乱。
    3、解决措施: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立“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0: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