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初二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内容 |
许多同学想要了解初二化学的知识点总结,那么初二化学上册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拓展阅读:初中化学应该如何学习 坚持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在上课前把要讲的内容先通读一遍,阅读时,对重要概念和定律要反复阅读,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对关键字、词、句应认真钻研,确实弄懂所读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分清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哪些通过自己看课本就能掌握,哪些自己看不懂、想不通,就在旁边记上记号,这样在听课时才能有的放矢,有张有弛,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取得较好效果。 重视课堂学习 上课是学习的主阵地,是决定这节课能否取胜的关键,听课不仅要用耳,还要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用“眼”去观察老师讲课的一举一动,实验操作及现象;用“耳”去听;对于重点、难点、关键点一定要仔细听,对老师讲到自己通过预习经掌握的内容可稍放松一点,对老师多次强调的内容,还要动“手”记下来,当然要记要点,提纲式,不能全记而妨碍听课;还要用“脑”去想,多问几个为什么,随老师的思路去分析,去理解,只有多种感官并用,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及时搞好复习 记忆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的结果,根据遗忘曲线,防止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遗忘之前及时复习,而不是忘了后再重新记忆。”复习分课后复习、章节复习和综合复习,课后复习要认真阅读当天的内容,对重要内容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力求全面掌握,把课本上的知识消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联系实际加以应用,再此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仔细思考后再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章节复习和综合复习是选用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把独立的知识点连成线、形成网,这样便于理解、记忆及应用。 重视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概念、定律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离开实验就没有化学,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实验,对常用仪器要记住名称,会画图形,了解构造,掌握使用方法,对教材上85个演示实验,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对22个学生实验中10个必做实验,必须亲自动手做,对选做实验及家庭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开拓知识,启发智力,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好教材,要用课余时间积极想办法完成。 注意记忆,准备“两本” 化学有其“特殊的语言系统,”对化学用语及其它知识点,好学易忘,我们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如:韵语记忆、谐音记忆、歌诀记忆等方法把要求记住的内容,轻松记住。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