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高频考点汇总【七】 | |||||||||||||||||||||||||||||||||||
内容 |
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已经逐渐接近了,为了帮助考生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更好记忆知识点,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高频考点汇总【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高频考点汇总【七】 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恶寒发热指患者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外感表证的特征性症状。古人有“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的说法。其机理是外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煦则恶寒;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卫阳失于宣发,则郁而发热。邪正相争,恶寒与发热并见。 由于感受外邪性质的不同,寒热症状可有轻重的区别。临床上常见以下三种类型。 (1)恶寒重发热轻患者感觉怕冷明显,并有轻微发热的症状。由外感风寒之邪所致,是风寒表证的特征。 因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邪袭表,束表伤阳,肌腠闭塞,卫阳郁闭于内,肌表失于温煦,故恶寒明显而发热轻。 (2)发热重恶寒轻指患者自觉发热较重,同时又有轻微怕冷的症状。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是风热表证的特征。因风热为阳邪,易致阳盛,阳盛则热,故发热明显;风热袭表,卫气功能失常,温煦失职,故同时有轻微恶寒。 (3)发热轻而恶风指患者自觉有轻微发热,并有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的症状。由外感风邪所致,是伤风表证的特征。因风性开泄,肌腠疏松,阳气郁遏不甚,正邪交争不剧,故发热轻而恶风。有的患者只有恶风的感觉,无或尚无发热之感,一般为外感风邪,或为肺卫气虚,卫表不固所致。 恶风、恶寒二者名称虽异,但症状特征相同,皆属恶寒,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故许多医家认为,外感病中二者无本质区别。 外感表证的寒热轻重,不仅与感受病邪的性质有关,而且与感受病邪的轻重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病邪轻者,则恶寒发热倶轻;病邪重者,则恶寒发热倶重。同时,外感表证的寒热轻重,还常与机体正气与病邪的盛衰相关。一般情况下,正气、邪气倶盛,则恶寒发热倶重;病邪盛而正气衰,则恶寒重而发热轻。 外感病初期的表证阶段,有的患者虽然只有恶寒的感觉,并不觉得发热,但实际体温可能升髙,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很快就会伴有发热的感觉。因此,恶寒与发热并见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特别是恶寒一症,为诊断表证所必须具备的症状。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高频考点【二】 阴阳的属性 (1)阴阳属性 属阴的: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属阳的: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 (2)功效的阴阳划分 功效属阳的: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补中益气。 功效属阴的: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 五脏的生理功能
六淫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呼吸异常分类及症状表现
气的功能 ①推动作用: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起推动作用。 ②温煦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 ③防御作用:维持机体的毛孔开合。 ④固摄作用:维持血液在脉管内循行,防止逸出脉外。 ⑤气化作用: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高频考点【五】 蒙药的传统剂型 1、汤剂(汤散):按处方调配研为80目粗末,分装备用。常用量为3——5g/次,煎汤去渣取汁服用,或沸水沏服,也可煎汤外熏、洗、泡、滴。适用于急症、轻病及发病初期的引熟性治疗。 2、散剂:按处方调配研为100目细末,混匀,分装备用。常用量为1.5——3g/次,白开水或调引送服,或调糊外敷。适用于发病中期的主攻病邪。 3、丸剂:按处方调配研为100——120目细末,混匀后,以水、炼蜜等赋形滚成球形丸,一般为黄豆大小(标准规定每丸为 lg)颗粒,有的外用朱砂等挂衣,晾干分装。除因含剧毒药物而另有规定外,常用量一般为11——15粒/次,白开水或调引送服。适合于病程后期的除根和慢性顽症的治疗。 4、膏剂:一般为单味药的干浸膏或稠浸膏,也有多味处方膏。常用量参照汤剂量折算。 适用于热性顽症的治疗。 5、灰剂:按处方配齐,闷锻成灰,研细,分装备用。常用量和用法同散剂。适合于寒证经久不愈者。 6、油剂:按处方配齐,煎煮提取,取汁浓缩至适量,再加鲜奶和奶油,熬至无水分,去渣取油,加炼蜜、炼蔗糖、白糖,有的还加处方规定的加味奶粉,混匀,制成3g大小油丸,放凉后密闭于瓷器内备用。属滋补药,每日吃1丸。适用于年迈体弱者的滋补和久病体虚、肾虚的治疗。此外还有搅全剂与酒剂,现已不常用。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