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加强练习题(1)
内容
    网站小编整理了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加强练习题(1),希望考生们都能顺利通过即将到来的考试。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加强练习题(1)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表述药物剂型重要性错误的是( )
     A、剂型决定药物的治疗作用
     B、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C、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D、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
     E、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药品剂型的重要性的考查。药品剂型的重要性包括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可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产生靶向作用、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可影响疗效。故答案选A。 P7
     2.下列属于药物化学配伍变化中复分解产生沉淀的是( )
     A、溴化铵与利尿药配伍产生氨气
     B、麝香草酚与薄荷脑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C、水杨酸钠在酸性药液中析出
     D、高锰酸钾与甘油配伍发生爆炸
     E、硫酸镁遇可溶性钙盐产生沉淀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的配伍变化。化学的配伍变化系指药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而导致药物成分的改变,产生沉淀、变色、产气、发生爆炸等现象。其中复分解产生沉淀,如硫酸镁遇可溶性的钙盐、碳酸或某些碱性较强的溶液时均产生沉淀。硝酸银遇含氯化物的水溶液,即产生沉淀。故答案选E。P17
     3.临床药理研究不包括( )
     A.I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动物实验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临床药理学的分期。临床药理学研究试验依次分为Ⅰ、Ⅱ、Ⅲ、Ⅳ期。故答案选E。P25
     4.不属于药物代谢第Ⅰ相生物转化中的化学反应是( )
     A.羟基化
     B.还原
     C.硫酸酯化
     D.水解
     E.氧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代谢第1相生物转化。第?相生物转化,也称为药物的官能团化反应,是体内的酶对药物分子进行的氧化、还原、水解、羟基化等反应。P42
     5.下列辅料中,水不溶性包衣材料( )
     A. 聚乙烯醇
     B. 醋酸纤维素
     C. 羟丙基纤维素
     D. 聚乙二醇
     E. 甲基纤维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薄膜包衣材料。薄膜包衣可用高分子包衣材料,包括胃溶型(普通型)、肠溶型和水不溶型三大类。(1)胃溶型:系指在水或胃液中可以溶解的材料,主要有羟丙甲纤维素( HPMC)、羟丙纤维素( HPC)、丙烯酸树脂Ⅳ号、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和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等。(2)肠溶型:系指在胃中不溶,但可在pH较高的水及肠液中溶解的成膜材料,主要有虫胶、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CAP)、丙烯酸树脂类(I、Ⅱ、Ⅲ类)、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HPMCP)。(3)水不溶型:系指在水中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材料,主要有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等。故答案选B。P56
     6.下列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
     A.吐温80
     B.卵磷脂
     C.司盘80
     D.十二烷基磺酸钠
     E.单硬脂酸甘油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高级脂肪酸盐、硫酸化物、磺酸化物等。常用的品种有二辛基琥珀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苯扎氯铵、苯扎溴铵。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脂肪酸山梨坦类、聚山梨酯、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一聚氧丙烯共聚物。故答案选D。P65
     7.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有“干黏合剂”之称的是( )
     A.淀粉
     B.微晶纤维素
     C.乳糖
     D.无机盐类
     E.微粉硅胶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片剂辅料的考查。微晶纤维素(MCC),具有较强的结合力与良好的可压性,亦有“干黏合剂”之称。故答案选B。P55
     8.有关散剂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B.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C.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起效快
     D.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较其他固体制剂更稳定
     E.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散剂的特点。散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较多,其特点包括: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②外用时其覆盖面大,且兼具保护、收敛等作用;③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特殊群体如婴幼儿与老人服用;④包装、贮存、运输及携带较方便。P51
     9.关于热原的错误表述是( )
     A.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B.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阳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
     C.真菌也能产生热原
     D.活性炭对热原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E.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热原的性质。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它是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热原,其中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霉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故答案选B。P82
     10.关于常用制药用水的错误表述是( )
     A.纯化水为原水经蒸馏、离子交换、反渗透等适宜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
     B.纯化水中不含有任何附加剂
     C.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D.注射用水可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
     E.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射剂的溶剂。(1)纯化水: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附加剂。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2)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是最常用的注射用溶剂。注射用水可作为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的清洗溶剂。故答案选D。P80
     11.下列制备缓、控释制剂的工艺中,基于降低溶出速度而设计的是( )
     A.制成包衣小丸或包衣片剂
     B.制成微囊
     C.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或酯
     D.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E.制成亲水凝胶骨架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溶出原理:由于药物的释放受溶出速度的限制,溶出速度慢的药物显示出缓释的性质。根据Noyes-Whitney方程,可采用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控制粒子大小等方法和技术。故答案选C。P112
     12.能够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片剂为( )
     A.泡腾片
     B.肠溶片
     C.薄膜衣片
     D.口崩片
     E.可溶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了口崩片的作用特点。口崩片系指在口腔内不需要用水即能迅速崩解或溶解的片剂。口崩片的特点:(1)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2)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高(3)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低(4)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故答案选D。P104
     13.药物微囊化的特点不包括( )
     A.可改善制剂外观
     B.可提高药物稳定性
     C.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
     D.可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
     E.可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微囊化的特点。药物微囊化的特点包括:(1)提高药物的稳定性(2)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3)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性(4)控制药物的释放(5)使液态药物固态化(6)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7)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故答案选A。P126
     14.下列有关影响分布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
     A.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
     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C.药物的理化性质
     D.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E.给药途径和剂型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分布的因素。影响分布速度及分布量的因素很多,可分为药物的理化因素及机体的生理学、解剖学因素。(1)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2)血液循环系统(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4)微粒给药系统。故答案选E。P145
     15.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错误表述是( )
     A.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
     B.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如K+、Na+等),通过被动转运方式透过生物膜
     C.主动转运可被代谢抑制剂所抑制
     D.促易化扩散的转运速度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E.主动转运可出现饱和现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转运方式。药物大多数以被动转运通过生物膜。被动转运包括滤过和简单扩散。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如K+,Na+,I-,单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化合物等,能通过主动转运吸收。主动转运受抑制剂的影响,如抑制细胞代谢的二硝基苯酚、氟化物等物质可以抑制主动转运;转运速度与载体量有关,往往可出现饱和现象。易化扩散不消耗能量,而且是顺浓度梯度转运,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故答案选B。P130
     16.受体的类型不包括( )
     A.核受体
     B.内源性受体
     C.离子通道受体
     D.G蛋白偶联受体
     E.酪氨酸激酶受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受体的类型。受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G蛋白偶联受体(2)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3)酶活性受体(4)细胞核激素受体。故答案选B。P160
     17.质反应中药物的ED50是指药物( )
     A.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
     B.引起50%动物阳性效应的剂量
     C.引起最大效能50%的剂量
     D.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E.达到50%有效血浓度的剂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半数有效量的定义。半数有效量是指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分别用半数有效量( ED50)及半数有效浓度( EC50)表示。故答案选B。P156
     18、以下有关ADR叙述中,不属于“病因学B类药品不良反应”的是( )
     A.与用药者体质相关
     B.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无关
     C.用常规毒理学方法不能发现
     D.发生率较高,死亡率相对较高
     E.又称为与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B型不良反应。B型不良反应指与药物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在具体病人身上是否会出现,一般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B类反应又分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药物变态反应。前者又称特异质反应,专指由于基因遗传原因而造成的药物不良代谢,是遗传药理学的重要内容。故答案选D。P185
     19.“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感染治疗导致耳聋”属于( )
     A.毒性反应
     B.特异性反应
     C.继发反应
     D.首剂效应
     E.副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1)毒性作用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机体的反应,一般较为严重。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具有的耳毒性。(2)特异质反应也称特异性反应:是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病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该反应和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如假性胆碱酯酶缺乏者,应用琥珀胆碱后,由于延长了肌肉松弛作用而常出现呼吸暂停反应。(3)继发性反应是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4)首剂效应是指一些患者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例如哌唑嗪等按常规剂量开始治疗常可致血压骤降。(5)副作用是指在药物按正常用法用量使用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故答案选A。
     20.关于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对受体有亲和力
     B.可抑制激动药的最大效能
     C.对受体有内在活性
     D.使激动药量一效曲线平行右移
     E.当激动药剂量增加时,仍然达到原有效应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拮抗药的特点。拮抗药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α=0)故不能产生效应。故答案选C。P164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4: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