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内容
    在过去课堂驾驭能力不够的时候,我往往设计好思路让学生跟着一步一步达到教学目的,不敢越雷池半步,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七月的天山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出国留学网!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学习过程:
    (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
    3.提出学习方法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
    (五)拓展训练
    五、教学反思:
    在过去课堂驾驭能力不够的时候,我往往设计好思路让学生跟着一步一步达到教学目的,不敢越雷池半步,甚至学生稍微哪个步子跨大了一点,都害怕自己慌了阵脚。现在我觉得:既然给了孩子足够的发挥和创造空间,就要积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时候老师的基本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能否收放自如,灵活驾驭,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整堂课成功与否的另一关键因素。相反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近似荒谬的想法或见解让大家出乎意料时,老师若能以巧妙或者幽默的方法灵活以对,这种教育机智更是一大看点。 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一些细小的环节,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语言。力求生活化.通俗化贴近孩子们与他们取得共鸣,会让孩子少些反感,多些激情;力求创设一种没有学生与老师这种概念的境界。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4: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