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 
		
                
                    感知周围事物的色彩变化,并能大胆地运用语言表述。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诗歌《绿色的世界》,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说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     2.感知周围事物的色彩变化,并能大胆地运用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ppt。     2.红、黄、蓝、绿各色玻璃纸。     【活动流程】     1.看诗歌ppt,学习诗歌。     1)展示ppt2-5图片。     师:这个图片上的是什么?(观察ppt图片2-5)     这些画都是黑、白颜色的,有什么办法让它变成彩色的?     我想了一个办法,请你们来看一看!(老师戴上一幅绿色的眼镜)     请你们猜一猜,现在我看见的画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幼儿带上绿色的纸,观察ppt图片2-6。     师:如果把绿色的眼镜拿掉,绿色的世界会怎么样?(播放ppt7)     2)根据ppt图示1-7,教师朗诵诗歌。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叫做《绿色的世界》,我们带上绿色的眼镜,一起来学一学。(教师示范朗诵,幼儿跟念。)     2.引导幼儿观察具体形象,仿编短句。     1)师: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还发现哪些东西也变成绿色的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面的事物)     2)幼儿自由观察教室,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引导说出“我看到了绿色的XX”)     3.延伸活动。     让幼儿戴上红、绿、蓝等色彩不同的眼镜,去外面走走、看看,感知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     1)提问: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变成了绿色,如果我们戴上其他颜色的眼镜,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颜色的眼镜去观察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教师带领幼儿边看边说:我看到了X色的XX。     附:儿歌《绿色的世界》     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     绿色的蛋糕,绿色的手套。     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     到处都是绿、绿、绿,     当我把绿色的眼镜拿掉,     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