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10) | ||||||
内容 |
2018年司法考试即将开始,小编在这里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希望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10)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A )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2.乙某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甲某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踹开一住户大门进入躲避,不幸将门后一老太太撞倒在地造成小腿骨折。乙某的行为属于( D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意外事件 3.下列情况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D ) A、黄某被姚某殴打后扬言要报复,姚某听说就拿出一把菜刀,被许某劝阻在一旁,此时黄某想先发制人,就从姚某手中夺过菜刀,将其砍成重伤。对于黄某行为的认定 B、李某身强力壮,对体弱的张某不满,伺机报复,一日见其和女友在一块,遂调戏侮辱其女友,张某看不过就抡起一根铁棍扑向李某,李某轻而易举的夺下铁棍,并借口防卫将张某手臂打折。对于李某行为的认定 C、 一个晚上,一便衣民警夜晚巡逻,在检查三轮车时被远处的司机误认为窃车贼,司机立即找了几个人手持铁棍赶到现场,而民警也以为遭坏人袭击,双方因误会而发生冲突,民警开枪将司机打死。对于民警行为的认定。 D、一日夜晚吴某在一僻静小巷行走,见一陌生人突然袭击他,遂挥拳打去,直至将其打瘫在地。后查明此陌生人为一狂暴性精神病人,经常袭击路人,已造成好几起轻伤事件。结果精神病人被吴某打断一条腿(轻伤害)。对于吴某行为的认定。 4.李某因私仇蓄意杀害杨某。一天,李某在杨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李某尚有子弹3颗,却怕罪行败露,遂停止开枪射击。李某的行为是( B )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一般违法行为 D、意外事件 5.某甲与某乙有仇,意图杀害某乙。某日,某甲携带杀人凶器,前往某乙的住处,意欲杀某乙。途中,某甲忽然肚子疼痛难忍,只得返回家中,躺下休息。某甲的行为属于( C )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预备 D、不构成犯罪 6.某甲系A市二中学生,15岁,一日因故与其母发生争吵,遂心生恶念,持刀杀其母,其母受伤尚未死亡,某甲急忙将其母送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C ) A、意外事件 B、故意杀人未遂 C、故意杀人既遂 D、犯罪中止 7.某甲投毒杀妻,将毒食给其妻吃下,后见其妻中毒疼痛难忍,出于怜悯而自动将其妻送往医院抢救,有效地防止了其妻死亡结果发生。某甲的行为属于( D )。 A、预备阶段中的中止 B、实行阶段中的中止 C、行为实行终了而结果尚未发生之前的中止 D、犯罪未遂 8.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区别的关键是( C )。 A、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实行阶段 B、对于中止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则可以从轻或者减处轻罚 C、犯罪中止是行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而放弃犯罪,犯罪未遂是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 D、犯罪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未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 9.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D )。 A 、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10.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D ) A、故意犯罪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 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 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11.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偶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成轻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B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12.赵某欲毒杀萧某,萧某中毒后,腹痛难忍,赵某见状,顿生悔意,急将解药给萧某服下,并将其送往医院,但萧某因抢救无效仍然死亡,赵某的行为属于( D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13.张某从邻居男孩小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即作了模压并仿制,后还了钥匙。一日张某拿着仿制的钥匙去小伟家企图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得逞,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 C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14.某日,甲用自制的万能钥匙前往乙家行窃,正当其开锁时,突闻一阵脚步由远而近走来,甲慌忙抽出钥匙,逃离现场。甲的行为属于( B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过程中的中止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CD ) A、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对牵连犯一般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 B、对于牵连犯都是择一重罪处罚 C、刑法分则也有规定对牵连犯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 D、分则条文也有对牵连犯规定了独立的法定刑的 2.关于吸收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BC ) A、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存在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所经的发展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当然结果。 B、吸收犯必须是数个独立的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 C、入室抢劫罪的非法侵入住宅与抢劫行为存在吸收关系 D、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属于吸收犯 3.实质的一罪有( ABC )。 A、想象竞合犯 B、结果加重犯 C、继续犯 D、连续犯 4.在以下犯罪形态中,行为人实施了数个行为的有( CD )。 A、结果加重犯 B、继续犯 C、连续犯 D、吸收犯 5.数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有( ABC )。 A、连续犯 B、牵连犯 C、吸收犯 D、惯犯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