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8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研大纲原文
内容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研大纲原文,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研大纲原文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 约 13%
    中医诊断学 约 13%
    中药学 约 13%
    方剂学 约 13%
    中医内科学 约 28%
    针灸学 约 14%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约 6%
    四、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 第 1—3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54 分
    第 37—81 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
    B 型题 第 82—105 题,每小题 1.5 分,共 36 分
    X 型题 第 106—165 题,每小题 2 分,共 120 分
    Ⅳ考查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在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方面的体现。
    (2)辨证论治: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
    1.精气学说
    (1)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概念构建的影响。
    2.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五行学说
    (1)五行的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的联系,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
    关系,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三)藏象
    1.藏象的概念
    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3.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4.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
    5.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
    7.五脏与志、液、体、窍、时的关系。
    8.脏腑之间关系: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四)精气血津液
    1.精
    (1)人体之精的概念。
    (2)人体之精的生成。
    (3)人体之精的功能。
    2.气
    (1)气的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生理功能。
    (4)气机、气化的概念。
    (5)气的升降出入及其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
    (6)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3.血
    (1)血的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功能
    (4)血的运行。
    4.津液
    (1)津液的概念。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津液的功能。
    5.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精和气的关系:精气互生互化。
    (2)精和血的关系:精血互生互化。
    (3)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
    (4)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5)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五)经络
    1.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2.十二经脉的名称、循环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属络表里关系、流注次序。
    3.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4.奇经八脉的概念、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5.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及生理功能。
    6.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考研大纲汇总 考研英语大纲 考研政治大纲 考研数学大纲 考研专业课大纲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10:25:41